跃跃御市:"自主一哥"沦落,奇瑞"混改"能否翻盘?

2018年06月04日 07:2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2008年,奇瑞的销量为35.6万辆,分别是长城、吉利的2.85倍、1.61倍。

  2017年,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24.7万辆和107.02万辆,分别是奇瑞的2.98倍、2.56倍。

  奇瑞此前曾多次辟谣的“被收购”一事如今已成真!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以不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

  在业界看来,奇瑞引入外来资本,表明其将正式开启“混改”的序幕。在今年3月13日,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9.78亿元收购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的22.86%的股权,成为奇瑞汽车的第三大股东。而在此之前,奇瑞控股的股权构成为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占股52%,尹同跃控制的管理层持股平台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占股48%。

  公开资料显示,奇瑞是一家国有控股的地方车企;其中,奇瑞控股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31.33%,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3.71%,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44%,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26%。其余17家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不超过7.14%。

  “未来在引入新的外来投资后,奇瑞汽车的控股股东极有可能旁落他人”,资深媒体同仁分析指出,“奇瑞汽车期望通过引入外来投资开启‘混改’大幕,借助外来的‘鲶鱼’推动自身进行一场从里到外的彻底变革,从而实现‘翻盘’”。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奇瑞“翻盘”的难度不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翻阅近年来的数据时发现,十年前(2008年),奇瑞的销量就已经达到35.6万辆;后来在2010年还曾一度增长到68.2万辆,一时风光无限,不仅成为公认的国内汽车自主品牌“一哥”,还被寄予超越大众等在华合资品牌的厚望。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大众(现已更名为“上汽大众”)的销量超100万辆,旗下大众品牌销量突破80万辆,斯柯达品牌销售超20万辆;一汽-大众的销量约为86万辆,旗下大众品牌累计销量超过61万辆,奥迪品牌销量19.8万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奇瑞从2011年开始走上“下坡路”。到2017年,奇瑞汽车(包含奇瑞新能源)的销量已经跌至41.8万,与巅峰时期的销量相差26.4万辆。作为参照,同为上世纪90年代进军汽车领域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在2017年的销量分别为124.7万辆和107.02万辆,分别是奇瑞2.98倍、2.56倍。

  更让奇瑞汽车十分尴尬的是,近10年来三家自主品牌车企的销量走势。2008年,奇瑞的销量为35.6万辆,分别是长城、吉利的2.85倍、1.61倍。奇瑞在销量上领先优势维持到2011年;在2012年和2013年,先后被长城、吉利反超;如今,奇瑞不仅沦落至谷底,销量差距还被进一步拉大。据最新的数据显示,4月当月,吉利和长城的销量分别为12.88万辆、8.18万辆,分别是奇瑞品牌的(4月销量为3.5万辆)的3.68倍、2.34倍。

  面对这样的局面,奇瑞人希望来一场彻底的变革;于是,引入“战略投资”的决议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据透露,目前已有宝能、复兴国际、鼎晖投资、五粮液、华泰证券和正道集团等6家有意向入股。那么,奇瑞的“混改”之路能否如其所愿呢?我们拭目以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王跃跃)

(责任编辑:张羽)

精彩图片

跃跃御市:"自主一哥"沦落,奇瑞"混改"能否翻盘?

2018-06-04 07:2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