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陷入欠、降薪风波 哪吒汽车能否成功IPO?

2024-11-01 08: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懿)

接连陷入欠、降薪风波 哪吒汽车能否成功IPO?

2024年11月01日 08: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哪吒汽车“欠薪风波”未平,“降薪风波”再起。10月29日,哪吒汽车正式启动公司全员股权激励计划,将拿出5%的股份(估值约20亿元),作为股权激励分配给全体员工,同时内部宣布了工资及绩效考核的新方案。

  据悉,哪吒汽车此次薪资调整的具体方案为,员工年薪100万元以上降薪30%;年薪50万—100万元降薪20%;年薪30万—50万元降薪10%;年薪30万元以下降薪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如果员工工资仍高于“岗位工资”,需要再降10%。

  哪吒汽车称,本次激励和调薪计划是为尽早实现公司经营现金流转正目标的一部分。“接下来,哪吒汽车还将实施机构精简、裁汰冗员、业务聚焦、扁平管理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对此,有分析认为,哪吒汽车此举是为赴港IPO做准备。

  “薪资架构调整后,员工薪资会补齐发放。”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内部经营生产一切正常,日常工作有序开展中,正在积极向用户交付新车,并计划参加广州车展。IPO在正常推进中。

  接连陷入欠、降薪风波

  早在今年2月,哪吒汽车就被曝出推迟发放年终奖、公积金和工资。哪吒汽车CEO张勇当时回应称,“从2016年开始,员工的工资、奖金、社保,我们从没有晚过一天兑现。去年日子那么难,也没有想过降薪、裁员,可能公司少部分员工不习惯过苦日子吧,看来有必要把寒气传递到每一个人了。”

  张勇所说的“把寒气传递到每一个人”,在8个月后的深秋一语成谶。10月16日,有哪吒汽车员工在社交软件发文称,哪吒公司上月工资没有正常发放,公司欠了供应商很多钱,奉劝大家谨慎购买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回应称,公司一线员工和工厂工人都是按时发放;近期公司中层和高管在进行薪资架构调整,仅个别薪资发放稍慢,坐实了“欠薪”的传言。加之此次“降薪”事件,曾经的“新势力销冠”展现出式微的一面。

  作为较早一批造车新势力,合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但直到2018年作为子公司的哪吒汽车才正式落地。随后,哪吒汽车先后推出了哪吒N01、哪吒U、哪吒V,以及哪吒S等车型。得益于高性价比和“科技平权”的优势,哪吒汽车销量逐年攀升,2022年以15.2万辆的成绩登顶造车新势力,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然而,2023年成为哪吒汽车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接近千万辆,理想、蔚来、零跑和小鹏汽车等主流造车新势力蒸蒸日上,反观哪吒汽车却逐渐掉队。2023年,哪吒汽车全年销量为12.75万辆,同比下降超16%,跌落至造车新势力第五名;今年前9个月,哪吒汽车销量8.59万辆,同比下降12.13%,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约三成。

  与此同时,哪吒汽车的年亏损额呈逐年扩大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哪吒汽车净亏损分别为48.4亿元、66.66亿元、68.67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额高达183.73亿元。

  能否成功IPO至关重要

  哪吒汽车如今的遭遇,与威马汽车此前的经历有诸多类似之处。二者都是较早一批进军“汽车圈”的造车新势力,在销量端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累计亏损超百亿,距离IPO仅差临门一脚……

  区别之处在于,威马汽车的产品线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力日渐下滑,后续无法跟上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节奏,再加上遇到的资金困境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倒在了IPO的前一刻,创始人沈晖远遁国外。

  相比之下,哪吒汽车旗下产品相对丰富,其官方网站显示目前共有6款车型在售;同时哪吒汽车在国内市场有一定起色,在“金九银十”汽车消费旺季,通过推出多场促销活动,获得部分订单和市场关注。

哪吒S猎装

  聚焦海外,哪吒汽车则延续良好的市场表现。今年上半年,哪吒汽车海外销量达17687辆,同比增长154%,蝉联造车新势力出口量第一;其中哪吒V右舵版在泰国纯电动市场中的份额已逼近20%。自2021年拓展海外市场至今,哪吒汽车已累计出口超过3.5万辆汽车。此外,哪吒汽车在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当地,已经有在建和投产的工厂。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正处于哪吒汽车IPO的关键时期。今年6月26日,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8月3日,中国证监会要求合众新能源提供补充材料。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IPO在正常推进中。

  业内人士认为,哪吒汽车能否顺利实现IPO,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接下来的命运。如果冲刺IPO成功,哪吒汽车不仅成为继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和极氪之后,第五家成功上市的国内造车新势力,目前面临的困境也将迎刃而解;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威马可能成为其前车之鉴。(图/文 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