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泰达汽车论坛|吴会肖:“十五五”是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关键期

2025-09-15 09: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郭跃)

2025泰达汽车论坛|吴会肖:“十五五”是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关键期

2025年09月15日 09: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姜智文

“‘十五五’期间必将是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关键时期,全球化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出口,而是技术、品牌、制造、供应链与文化价值的生态出海。”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在9月13日举办的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表示,这就要求我们要应对市场、法规,理解环境不同的偏好,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和品牌建设的全面布局。

回顾“十四五”,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前瞻政策和市场创新活力,完成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身,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了50%,智能网联汽车从几年前的前沿概念走向了规模化量产,中国汽车也正在从汽车大国稳步迈向汽车强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资源错配、内卷加剧的问题,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公信力是有负面影响的。”吴会肖直言不讳地表示,未来五年,期待行业进入稳步精进阶段,这里的稳不是慢,而是回归造车本质,谋求长期主义下的系统能力跃升。

吴会肖解释道,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精准地洞察用户需求,更高效地整合技术资源,更加扎实地构建整个体系的韧性,在每个细分领域、技术细节上深耕细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过去五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多是以三电、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单点技术突破为主。“下一阶段将是软硬一体、跨域协同的系统创新。新能源是基座,智能化是灵魂,网联化是血脉,真正的领先来自于能源、智能、互联等多个技术的深度融合。”吴会肖说。

在吴会肖看来,汽车产业自诞生之初就具有全球化的基因,也只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经营品牌、服务用户,才能持续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我们始终坚持生态出海战略,围绕技术本土化、服务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和品牌跨文化四大维度,实现从市场全球化到企业全球化的升维。”

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新的是技术创新,新的是产业协同,新的是综合国力。“希望能够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协同产业各方,共享基础研发成果,实现技术共生;拉通上下游标准体系,构建生态共生,谋求全产业链利润的合理分配,推动价值共生。”吴会肖呼吁道。(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