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更新

EO弈欧上市给的底气 北京现代发布会直指行业四大乱象

2025-10-31 10: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
首页 > 滚动更新

EO弈欧上市给的底气 北京现代发布会直指行业四大乱象

2025年10月31日 10: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

“近期不少汽车厂家营销‘剑走偏锋’,有的靠‘遥遥领先’反复洗脑,有的玩‘大字吸睛,小字免责’文字游戏,有的搞‘饥饿营销,订单注水’,还有的制造‘不抢就没,周榜内卷’焦虑,反而丢了最核心的本质。”

10月29日,北京现代正式发布“智启2030计划”,明确“未来5年50万辆销量、2030年发布20余款新品”等量化目标;同时首款纯电平台产品——EO弈欧上市。活动现场,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周斌上述犀利发言引发热议,他坦言“营销是把双刃剑,客户口碑才是最终的价值标识。”

北京现代已经蛰伏多年,此次一番吸睛言论再加新车上市,预示着这家经历过百万辆辉煌的车企,或将开启一个新的周期。

新产品带来黄金般信心

自2002年成立以来,北京现代创下“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现在速度”,后续凭借高品质发展,赢得超过1200万用户的信赖,参与并见证了合资品牌的辉煌历史。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转型升级期,北京现代逐渐陷入低谷。一方面,自主品牌在SUV与新能源领域快速崛起,以高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德系和日系等合资品牌加速产品下沉,进一步挤压北京现代的生存空间。

“2025年是合资品牌新能源的起势之年,也是定势之年,布局新能源已经成为主基调。”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李双双表示,合资新能源已经没有后路可言,北京现代要选出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赢得用户的认可和喝彩,因此“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据介绍,在北汽集团和现代汽车股东双方的鼎力支持下,以“三年跃升行动”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为指引,北京现代启动“智启2030计划”,为深化发展规划好方向,树立好目标。

根据规划,北京现代将在“投放全新产品、强化本土研发、加强合作升级、提升海外出口、实现服务焕新,以及践行社会责任”6个方面做好战略布局,力争在未来5年销量达到年销50万辆规模的销售体系,其中国内市场销售30万辆,出口20万辆,将持续实施油电并行的双路径发展。

为此,“北京现代计划发布20款新产品,包括7款燃油车,其中伊兰特、途胜和库斯图等车型都将迎来大改款和升级,继续保持燃油车产品竞争力;并分三个阶段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实现新能源的全面领先。”李双双解释道。

李双双的信心来源于增强本土研发能力,全面拥抱AI时代。“北京现代要以本土化为驱动力,着力提升研发能力,构建‘全球品质+中国技术’的品牌核心优势。我们计划将研发周期做到30%,加快新产品迭代,在现代汽车的全球体系中,由技术跟随转变为技术领先。”

“2025年是北京现代新能源品牌元年,也是转型发展关键之年。”李双双自信地表示,“随着‘智启2030计划’的启动,我们也迎来新质力纯电SUV羿欧的上市,这是北京现代转型的新起点,是合资转型的新标杆,更是中国消费者的新选择。”

不惯着“剑走偏锋” 直指行业乱象

相比李双双发布“智启2030计划”的克制,周斌在介绍新战略下首款产品——EO 弈欧时,对多家车企营销“剑走偏锋”的吐槽可谓火力全开。

“今年新能源车型的百车问题数飙升到226项,说明价格降了,不少车品控也跟着缩水”“现在市场上声音太杂,满是参数卖点、配置堆砌和价格信息,很容易忘了买车的初衷”“同样的价格,开三五年和开10多年哪个更划算”……

周斌甚至豪言,在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很少有车型能做到稳定、耐用,原因在于年轻品牌忙着迎合,根本顾不上;高端品牌觉得利润低,压根瞧不上;没底蕴的品牌想做,但没有技术实力。

谈及不再低调的原因,周斌解释称,很多老客户既认可北京现代的产品,也为其这些年遇到的困难感到惋惜,“他们说现代车是好车,就是不会吆喝,这么佛系下去,好东西都快被埋没了。”

“我们在反思的同时也反复告诫自己,品牌承载着客户的信任,营销本质上也是一份承诺,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品质,用心为客户造好每一款车。”周斌强调,“品质就是北京现代产品的价值标签。”。

事实上,这并非首家炮轰营销“剑走偏锋”的合资车企。此前,一汽丰田高管揭穿小米“轮轴比”算错数;一汽奥迪高管解读“车规级”芯片,东风日产高管吐槽“米粉”,都被视为合资品牌打响营销“反击战”,科普知识的背后,也为自家的品牌打Call。

周斌此番言论,同样不排除为EO 弈欧打响知名度的嫌疑。在提出“同样的预算是选新鲜过了就闲置的网红款,还是选越用越省心的老朋友”的问题时,周斌自问自答“坚定选择后者的朋友,一定要来看看EO弈欧。”

据介绍,EO羿欧产品开发遵循“全球品质+中国技术”的核心路径,从研发到上市历时7年,经过120万公里的严格测试,为用户提供“安全、驾乘、技术、耐久、智能、生活赋能”六大品质维度,覆盖全用车周期的所有细节。

北京现代通过“智启 2030 计划”与EO 弈欧上市,为行业提供了“全球品质+中国技术”的转型样本,周斌炮轰多家车企营销也添了一把火;但这场转型之战考验的不仅是技术储备与战略规划,还有企业定力和快速迭代能力。北京现代能否实现赶超,或许还要交给市场与时间来最终作答。(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