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更新

乌镇夜话:李书福为什么强调“元动力”

2025-11-11 21: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郭跃)
首页 > 滚动更新

乌镇夜话:李书福为什么强调“元动力”

2025年11月11日 21: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

11月9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现身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寰球汽车集团和桐乡市商务局共同承办的“乌镇咖荟·汽车夜话”活动中分享了吉利之“道”。这也是李书福第一次用企业的多个真实经历,生动阐述了吉利核心价值观中的“元动力保障”由来。这既是企业的“精气神”,也是员工发自内心为企业奋斗的源泉。

“用户至上、战略引领、元动力保障”

这应该是李书福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详细和人们分享,吉利如何逐步形成现在的企业价值观,即“用户至上、战略引领、元动力保障”。

李书福很幽默地表示,是因为吉利拥有用户,他才能被邀请站在舞台上,因此吉利一切都是为了用户,一切也都因为用户。

接下来是如何保证用户至上,光喊口号不行,那就要通过战略引领。要有正确的战略保证用户至上的实现。吉利有严谨的商业规划构成企业战略,例如最近提出的“台州宣言”,通过五个战略支柱来推进保证用户至上实现。

最后,光有战略也不行,战略不能浮在空中,吉利有元动力保障按照战略实现商业计划实现的一系列规划。

“几十万员工的企业不能撒谎”

“元动力”是元气的元,“人要有元气,要有精气神,怎么保证企业的精气神是旺盛的?那就需要元动力。”李书福认为,“企业的元动力,就是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他要发自内心的执行企业的战略,他要发自内心明白什么是用户至上。”

“员工怎么才能发自内心认同企业,为企业去奋斗?那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李书福举例,吉利不光是五险一金,吉利员工的配偶、父母如果没有工作,员工的孩子18岁之前有特殊情况,吉利都会匹配保险。吉利十几年来都会拿出钱来买这些商业补充保险。

以上是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要让员工感到有尊严,是受到尊重的。企业要表里一致,不能内部这样说,出去做又是另外的样子。想要员工发自内心尊重一个企业,最起码要是一个诚实的企业。因为几十万人的企业,如果撒谎是不行的,因为员工是很聪明的,会发自内心去想,这个企业值不值得工作,值不值得为之而奋斗。

李书福举了一个很多年前的例子。李书福规定吉利不能有水军,每次开经管会反复都要强调。多年前,李书福曾为了确认吉利确实没有水军,先后找公关、法务、财务三个核心部门核实,言出必行。“说不能有水军,就不能有水军。”李书福强调,这就是吉利的元动力保障:“一个企业,要让员工能够相信企业的文化,才能发扬主人翁精神,发自内心去保护这个文化。”

“企业的制度要让员工信服”

“元动力保障”是怎么来的?李书福又讲了一个20年前安聪慧(现为吉利控股集团高管)在宁波工厂当厂长时的故事。那时工厂经常出现员工用钥匙把车划伤的情况。安聪慧为此很是头疼,李书福问他怎么办,安聪慧说:“把他们都开除。”安聪慧很委屈,觉得自己对员工不薄,加班给他们送点心,工资奖金都不少。

李书福建议安聪慧想一想,员工为什么要划车?这说明员工心里不服。开除一个两个,还会有第三个,怎么解决心里不服的问题?于是,李书福提出要善待员工,要让员工有尊严,要让员工觉得工作是自豪。

“元动力工程”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要让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好的想法,甚至是怨气,都发挥出来,然后怎么去相应的解决。这个“元”,同时也是“源”,要把根本的问题解决,把根本的力量挖掘出来,把根本的积极性调动出来,这样才有可能把产品质量搞好,把产品工艺改良,把问题解决让公司良性运行。

在李书福的建议下,厂长将划车的员工从开除改为座谈,听他们倾诉问题出在哪里。最后员工发现的问题都解决了,吉利也由此开始厚积薄发,并逐步拥有了成长为中国领军汽车企业的“元动力”。(中国经济网记者孙宇)


(责任编辑: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