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性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宁德时代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推动产业链脱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始终积极贡献力量。
正进行中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上,宁德时代在“中国角”举办了“驱动系统变革:共创零碳未来”主题边会。同时,宁德时代还联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四项关键零碳成果,不仅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作为,更以“零碳系统性思维”为全球能源系统变革提供了可落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副总裁孟祥峰
分别来看本次发布的四项最新成果。
第一项,宁德时代与IRENA联合发布《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该报告是IRENA发布的首份储能领域专项研究报告,明确指出锂电池储能已成为当前最具经济性的储能技术,而“光伏+储能”构成最经济的绿色电力组合。报告建议各国设定国家储能装机目标,并将储能纳入电网顶层设计与规划中,切实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协同发展。
第二项,宁德时代通过推广分布式光伏与自研厂端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不断提升绿电比例,“零碳工厂”建设取得进一步突破。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建成9座零碳电池工厂,零碳电力比例达75%,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21%。同时,依托自研的“时代碳链”系统,公司构建了供应链碳足迹数据库,并计划于2030年实现一级供应商100%零碳电力,203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第三项,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合作发布“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阶段性成果。该计划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政府部门与学术机构等多方力量,协作开展电池循环经济系统性研究,并在此次边会上正式公布覆盖“开采-生产-利用-回收”的理论框架。后续该行动计划将引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并计划于2026年发布全球首份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报告,为全球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系统参考。
第四项,宁德时代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推出能源领域旗舰期刊《瓦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教授与德国科学院院士斯蒂凡诺·帕萨里尼教授等新能源领域学术权威专家联合主编。该期刊致力于搭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为零碳转型提供持续创新动力。
此外,在边会的高级别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全球的多位行业、企业专家共聚一堂,就全球转型阶段、路径、方案进行深度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必须加快推进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与整体转型,以支撑全球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