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3.15 为消费者权益“发声”

2016年03月14日 18: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值3.15到来之际,盘点过去一年发生的热点话题和各类维权事件,力求重现消费者维权路上的艰辛,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一个透明的平台。进而使汽车行业的不正风气无所遁形,为行业井然有序、规范并健康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245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并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在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的"阴影面"下,随之衍生的产品质量、服务等问题却令消费者无所适从。

  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路上,消费者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收获成效。而汽车厂商、经销商通过如"拖"字诀、"踢皮球"等方式让消费者有苦难言。

  一、8年 雅阁是怎么把12月销量玩儿坏的

  每到年底,雅阁出奇制胜、"碾压"各路大神的法宝--"12月数据魔术"依然如期而至,数字的荒诞程度也无以复加,想想至今仍让人忍俊不禁。

  2013年12月,雅阁销量为22187辆,同比增长84.92%;转过年来,销量连续两个月,每月都大跌三成。

  2014年12月,雅阁实现"销售29184辆",占全年销量的比例高达26.90%,相当于其他11个月平均销量的4倍还多!但在整个轿车市场的份额下降到0.88%。

  到了2016年初,再修改(降低)2014年的销量数据,以突出2015年的业绩,这种做法无论业界内外都闻所未闻,是因为本田申请专利了吗?

  甚至不敢设想,如果采用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的数字,本田中国的数据就达不到100.63万辆,所谓的"突破百万辆大关",就是一句空话。

  更加不敢设想,"本田在华……一把手集体升迁"是基于这样一组尚待推敲的"百万辆"数字吗?本田总部任由其"变魔术",而不去核实数字的准确性吗?

  一个车型的销售数据,也可以像变魔术一样让人扑朔迷离、亦真亦幻、捉摸不定吗?看了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的系列报道,相信你会得出明确的答案。

  二、大众汽车陷排放造假丑闻

  "德国制造"向来以节能环保、标准严苛、高质完美著称,如今大众排放丑闻一出,各家媒体纷纷落难大众,指责其欺骗了消费者情感和信任,似乎将"德国制造"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大众面临一系列公共和个人诉讼,政府调查,以及赔偿和召回费用,预计这些成本加起来将超过65亿欧元。而大众公司的市值已经下降230亿欧元(合237.5亿美元),达30%。 

  大众集团方面也迅速做出回应,先是前任总裁文德恩宣布离职"谢罪",原保时捷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穆勒"接棒",并全面调整业务架构和内查。斯柯达总裁范安德(Winfried Vahland)将负责新建立的北美业务部门。伯恩哈德·迈尔(Bernhard Maier)将接替范安德。同时宣布,大众已经开始重新建立其管理架构。 

  大众为了吸引消费者而首先欺骗消费者和相关执法机构的手段,无疑被当今世界所不容。大众丑闻让"德国制造"走下神坛,或许也可以让我们进行思考,何处才是厂商、政府和消费者的和谐发展之路。

  三、日企导演4000万辆汽车大召回

  去年,自2008年正式开始的日本高田"气囊门"再次发酵,因"高田气囊"在全球范围被召回的车辆总数远超过4000万辆以上,成为史上最大的汽车召回案。

  本应为消费者保驾护航的安全气囊,竟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爆炸!其飞出的碎片甚至还成为割喉夺命的凶器!由此,安全气囊不仅没有成为人们驾驶出行的安全保障,反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刽子手",直接夺取人的性命。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对装有高田气囊的汽车安全性存在质疑,也会在驾驶本田等品牌汽车出行时更加胆战心惊。

  整整11年,本田汽车隐瞒不报的伤亡事故竟然是同期上报伤亡事故总数的1.5倍还多!更为恶劣的是,本田公司承认2011年就已经得知这一疏忽,但是直到2014年,迫于各方面压力才将其公之于众。

  汽车公司恶性隐瞒事件,让消费者付出的是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给车企造成经营与信任危机的同时,更让消费者看清了这些车企的本来面目。

  最后,人们不禁要问,本田汽车这样十多年如一日、恶意地、有系统地瞒报大量伤亡事故,企业及其经营者的能够逃脱法律的惩罚吗!(中国经济网 原创报道组)

(责任编辑:谢源)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