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价格依旧坚挺:三大猜想左右走势

2009年05月24日 08:57   来源:文汇报   陈惟
    5月份上海私车牌照额度拍卖最低成交价达到了28500元,较上月上涨了200元;平均成交价为29100元,较上月上涨了376元,价格基本与上月持平。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上海投放私车牌照额度7200张,比上月增加700张,创下今年投放量的新高,近几个月上海私车牌照额度投放一直在“温和放量”,但价格依旧坚挺,这表明私车市场的“钢性”需求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1994年5月开始的上海私车牌照额度拍卖至今已经延续了15个年头。用私车额度控制的方法控制上海这种超大型城市的路面交通流量,虽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它从诞生起就引来种种争议。反对者说,这是“全世界最贵的铁皮”;而赞成者则认为,这毕竟有效地控制了上海私车的无限膨胀,大大减缓了上海交通的压力。

    未来,上海私车牌照到底以怎样的形式管理,一直是市民和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来,坊间的一些关于上海将“取消私车牌照拍卖”的传说,就引发拍卖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以至于市政府发言人出来澄清。有人还在网上发帖要求“抵制拍卖”,实际是期望自己能够捡个“皮夹子”……市场需求不是以个别人的想象为转移的,私车牌照的调控,也牵涉到公众利益的平衡问题。

    现在,关于上海私车牌照“生死”有三种猜想:

    “猝死法”就地取消牌照拍卖

    “猝死法”———私车牌照就地取消的说法一直在坊间流传,有的时候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他们喜欢以国内其他城市作为“参照物”,以此说明,上海早就应该取消私车牌照的拍卖。

    上海市政府已经在多种场合对此给予回应,上海应该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要目标,这是不容置疑的。私车适度的发展,应该以公共道路的改善为基础,所以上海对私车牌照拍卖收到的款项都是进入财政,用于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过去欠账较多,尤其是市中心道路逼仄,短期大幅度改善的余地不大。上海又处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私车消费的需求较大,牌照的价格高企,显然会遏止汽车消费的扩张。这对矛盾是个“牵藤攀丝”的问题,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不但难以奏效,更会带来城市管理的进一步“阵痛”。近日,上海市发改委、交通港口局等部门在回复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时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前,上海私车牌照拍卖不会取消。“答复”认为,在轨道交通尚未形成网络、大规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成、公交运能和服务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现阶段还将继续采取中心城区新增机动车总量调控这一过渡性措施,让出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充分体现公众利益优先的要求。所以“猝死法”近期实行的可能性不大。

    “断肢再造”在中心城区收费

    放弃对私车牌照的拍卖,而仅仅对进入中心城区实施收费,这相当于“断肢再造”:既放松上海内环以外区域的控制,而通过经济的手段来收缩中心城区的交通流量。这种猜测近年来一度也很流行,据说是借鉴英国伦敦的交通管制方法,因为他们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问题在于上海的城区结构和工作模式与英国伦敦有很大差异。如果将上海市中心简单确定为“内环以内”,则中心城区相对偏小,而且金融和商业活动日趋频繁的陆家嘴地区显然不能被划在外面,究竟以哪里为界,难以定夺。更关键的是,上海与伦敦的市民居住模式差距很大,上海现在依然有数量庞大的城市人口居住在市中心地区,而伦敦的中心城区居民密度要比上海低很多,实行“收费进入”的城市核心区域,已主要演变为工作和商业区域,居住人口要比上海少得多。上海中心城区“犬牙交错”的生活模式,大批人群每天需要多次进出这一区域,使“中心城区收费”模式难以进入操作层面。

    “中医保守法”牌照适度放量

    上海交通管理的难度有近忧,也有远虑。最近几年上海每年投放的私车牌照数量一直在10万张左右,今年或许还会突破。社会上各类汽车的保有量已经非常庞大。令上海交通管理部门最担心的是,明年5月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在半年的时间里要接待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观众,这样的“天量”将极大地挑战上海城市交通的通畅度。

    北京奥运会期间,市政府通过“分单双”的方式,人为地压缩各种交通工具的流量,但奥运会周期只是2周,即使有所提前,最多也仅仅是一个月,而上海世博要长达半年,在这个当口,去取消私车牌照的限制,只会对已经非常困难的上海城市交通拥堵“火上浇油”。因此,一些业内专家分析,至少从现在到上海世博会举办结束的一年半时间内,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制度不会有大的变革,而可能采取温和的“中医疗法”:既适度放宽私车牌照的投放量,或者采取一定数量变相的补贴,以满足市民的钢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汽车消费,但在总体上控制私车数量的扩张速度。

(责任编辑:魏敏)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