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重组已成大势所趋 中国汽车业大洗牌如箭在弦

2009年02月25日 08:11   来源:北京商报   蓝朝晖
    《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汽车产业重组和兼并的消息,引发了汽车界大举调整的猜想。昨日,有消息人士透露,《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已下发到省部级单位做最后的审议,其中细则明确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并在扩大产销规模的基础上,将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已箭在弦上,中国有望复制底特律的模式,推动整个汽车市场的长远发展。

    企业林立凸显重复投资之累

    事实上,中国汽车规模散、乱、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整车企业已达到130家以上,数量之多几乎相当于欧、美、日、韩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数倍。

    据了解,2008年,在汽车业全球市场低迷的前提下,中国最大的一汽集团年产销汽车也只有150万辆。2008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共销售汽车782.0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而在前十名之外的120多家中国汽车企业,去年全年的总产量也只有150万辆,平均每家企业的年产量还不到2万辆。

    正是汽车项目的盲目上马,直接加剧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表示,2008年国内19家重点汽车企业利润已经出现负增长。国家对鼓励汽车产业重组和兼并的细则也将成为《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重要的内容。

    政策推手加速重组进程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目前,《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鼓励汽车产业重组和兼并的政策,在2007年就已提出,而作为一个长期的规划,重点在于扩大产销规模、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地位。

    实际上,自2007年年底上汽通过整合兼并南汽,中国汽车界已经拉开了兼并重组的大幕。“上南合作”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往粗放式转型为节约型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上南合作”正好可以提供一个区域内跨地区合作、通过资产合并模式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样板。

    有知情人士透露,对于《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鼓励汽车产业重组和兼并的细则,实际上是进行了量化,即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支持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产品资源,开发新产品,鼓励汽车企业联合开发制造。但时间节点、途径路线并未明确。

    不过,即使进行了量化,但解决途径仍需政府作为车企并购重组背后的推手,影响车企重组进程。业内人士认为,兼并重组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企业兼并重组不仅需要双方各有所需,而且在地方利益上也要有所牺牲,政府干预或许会事半功倍。

    中国复制底特律模式?

    尽管汽车产业重组和兼并的细则还未公布,但连日来汽车企业间的重组传闻却早已铺天盖地。在这一轮的重组传闻中,国内主流车企及大型集团几乎都未幸免。

    不过,对于中国汽车业的重组和兼并,还需要经历市场的考验,而且并非一定是大企业主导重组。即便是德国的大众汽车集团也被保时捷控股成为旗下子公司。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中国重组兼并的大潮才刚刚开始,在全球化时代,汽车集团化运营已成为汽车业的共识。按照汽车历史的发展规律,未来主导汽车市场将是少数几家企业。像美国在经过兼并重组最终只保留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集团。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两年,中国汽车产业整合的浪潮肯定会大规模地出现,但在这场浪潮之后,中国市场也会趋于成熟,经过整合后的国内大型汽车集团洗牌还会重新出现。

(责任编辑:王思翔)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