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1月2日讯(记者 郭跃)10月3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23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正式开幕。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信息、交通、能源、物流、原材料等领域的行业机构、高校院所的近一千名代表,就多化交融的新阶段该如何把握汽车供应链方向,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现场 郭跃/摄
聚焦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加强汽车供应链韧性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从全球区域布局的整体来看,汽车供应链正在形成中美欧新三角格局。目前汽车供应链的核心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基于国际局势、自然资源、科技实力以及自身发展需求等因素,区域间,汽车供应链形成三种典型关系,即极端环境下的供应链脱钩关系,相互制约与相互合作的耦合关系,基于新的贸易投资规则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对于未来,张永伟预测,在中美欧新三角汽车供应链格局中,中国很可能会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心。当前,中国已形成较完备的电动化供应链,在全球占重要位置,现阶段全球约70%电池产能在中国,而且,大市场驱动中国未来成为重要发展区域。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顾问组主席、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则希望,在 “新能源动力车品牌榜”中,中国企业能够入选30个左右;希望中国企业家能够打造出一批新能源动力车的世界知名品牌,引领中国的品牌形象走向世界,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随着汽车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丰富,汽车供应链由传统链式关系,正在演化为多主体参与、专业分工更加融合的网状结构。在这种供应链关系的变革中,如何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灵活且具有竞争力的新型汽车供应链变革发展新战略,是挑战,也是机遇。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雄表示,以智能座舱里面简单的车机屏为例,里面融合的供应链有大几十家,可能未来还会更多,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度,对于很多汽车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岚图汽车CEO卢放则分享了岚图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在供应链方面,岚图坚持思维破圈、合作共生,坚持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用新工具服务新的战略,而且坚持以用户为先的服务策略。
造车新势力代表——蔚来汽车的供应链方法论则更具创新性。蔚来汽车供应链发展副总裁潘昱表示,蔚来的供应链策略,就是跟所有的合作伙伴通过透明互信,共研创新和长期合作来达到长期绑定。具体来看,互信就是透明供应链,双方长期绑定,互相信任,打造确定性。互融就是共研,全栈自研并不完全准确,更多的是由主机厂来引领,和合作伙伴一起来共研,攻克各个难关,攻克各个难题。互强就是长期绑定,长期合作,可以把生态做得更好,让车厂在变强的同时,合作伙伴、供应链体系也可以做得更强。
合资企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建彬表示,合资企业在新能源的布局上确实晚了,没有赶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他表示,未来东风日产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要实施本土化战略,“国内只要有成熟的我们就采用”;另外,也要内制一些“三电”产品,而且要做到供应链透明,共享给客户和供应商。
汽车供应链策略最现实的追求,是不断压低成本。长安汽车采购中心副总经理朱祥文分析了长安汽车的供应链降本策略,即“高价值的深入做,低价值的简单做,简单做不是不做,而是把它更简单地提高效率”。从垂直纵向横向去看,通过技术的垂直整合、制造的代工来降低成本,还通过长安这家传统车企在一些大型零部件方面的强大制造能力,来降低成本。
相较于车企不断压低供应链成本的“卷”,地平线总裁陈黎明表示,汽车供应商“老早就卷起来了,而且卷得非常厉害”。陈黎明表示,在如今的网状供应链生态中,如果不跟主要零部件和功能供应商进行接触,很难实现系统成本的控制。他认为,主机厂、供应链企业应该技术上的协同,硬件上进行标准化,避免重复造轮子,从而降低资源浪费,提高研发效率。
作为换电企业,奥动新能源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杨烨女士也表达了合作与协作的重要性。她表示,奥动新能源将携手整车、能源、电池、出行、城投、交运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另外,面对芯片等汽车供应链韧性的担忧,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事业部副总裁王岩表示,他们已经观察到汽车供应链的转变情况,并坦言他们有比较大的灵活性,能够保证整个体系的韧度,而且已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