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增加百万辆

2024-10-16 08:15 来源:盖世汽车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

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增加百万辆

2024年10月16日 08:15   来源:盖世汽车   

  10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了进出口数据。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18.6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3.71万亿元,增长4.1%。

  具体到汽车行业,9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60.9万辆,对应的金额为823.2亿元;1-9月出口为470万辆,较去年同期的371万辆增幅为26.7%,对应金额为6231.1亿元。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进口汽车数量持续下降。9月仅进口5.5 万辆,对应金额228.8亿元;1-9月累计进口53.4万辆,对应金额 2164.9亿元,同比下滑4.1%。

  汽车出口再创新高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1-9月汽车出口量增加了整整100万辆,销售额增加了1000亿元。不出意外,我国今年将蝉联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今年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欧美市场的小幅增长,以及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被中国车替代,“尤其是中国的燃油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出口增大。”

  根据乘联会1-8月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为409万辆,同比增速27%。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达到70.5万辆,独占四成份额。汽车出口量前十的国家前8月累计为222.5万辆,占总量的54.7%。

  汽车出口增量前五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巴西、阿联酋、墨西哥和吉尔吉斯斯坦。这5个国家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增量贡献度高达62%,其中俄罗斯出口贡献巨大,前8月达到16.2万辆,其次是巴西为13.7万辆。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量也实现了增长。9月出口额为532.3 亿元;1-9月累计出口额为4915.7亿元,同比增长6.7%。

  崔东树指出,前8月,我国汽车出口在中亚和俄罗斯市场都表现相对较强,巴西和俄罗斯市场也成为增量的核心市场。他认为,疫情对中国汽车市场出口带来一定促进,叠加海外冲突和中国汽车性价比提升,推动中国对部分国家出口量有所上涨。

  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前8月累计出口量139.7万辆,同比增长24.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占比98%。

  比利时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前8月累计出口量为17.1万辆。其次是巴西,达到13.6万辆。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10万辆的两个国家。排在其后的英国、泰国出口量在8万辆左右。

  而且,巴西还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量最多的国家,前8月增加了10.6万辆。墨西哥紧随其后,出口增长量为5.4万辆。随后的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和比利时三国新能源出口增量在2.6万辆以上。增量前5国家的增量贡献度为98%。

  崔东树指出,出口增长动力与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强、新能源的出口贡献增大、自主品牌加速出海等因素有显著关系。

  自主品牌贡献变大

  我国整体汽车出口迎来规模增长,离不开自主品牌的助力。众所周知,中国品牌近两年出海不仅提速,还越发深入。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前8月累计销量达到151万辆,实现了35%的同比增长,占我国总出口量的比重提升至37%。

  崔东树分析,自主品牌的燃油车在国际市场拥有巨大的性价比优势,而且新能源车出口较顽强,加之南美洲和非洲的恢复增长和俄罗斯贡献了巨大增量,因此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均价都实现了强势增长。

  其中,上汽集团前8月累计出口量为38.9万辆,以微弱优势胜于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在海外的销量也突破25万辆。此外,吉利、比亚迪达到15万辆规模。

  具体到新能源领域,我国自主品牌有显著增长。其中,比亚迪前8月累计出口12.9万辆,比去年全年还增加了3万辆。但上汽集团受到欧盟加征关税影响,新能源出口量放缓,同期仅是10.7万辆。从乘联会数据来看,其他品牌新能源出口量增幅也不大。

  整体来看,崔东树认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已进入新阶段:从买断模式基本全面转向经销模式。比如,奇瑞等自主整车品牌建设海外本土化的商务管控中心,全面监督当地提升销售服务网点的体系能力,“自主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好”。

  但必须警惕的是,部分国家对我国“新三样”产品出口加征关税。“新三样”产品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前9月,“新三样”产品前三季度出口额为7578.3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1%。目前,“新三样”出口市场已经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被加征关税,海关总署也表示,“我们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最终也会影响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比如,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被认为是违反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但崔东树认为,短期对中国汽车出口带来一定影响,但长期看无法阻碍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坚定决心。(盖世汽车 向秀芳)

(责任编辑:陈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