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销量翻番,北汽极狐“双重兜底”凸显大厂担当

2025-01-03 13: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懿)

连续三年销量翻番,北汽极狐“双重兜底”凸显大厂担当

2025年01月03日 13: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北汽极狐交出一份良好的答卷。2025年1月1日,北汽新能源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113860辆,同比增长23.53%;其中,极狐累计销量81017辆,不仅超额完成2024年度目标,也实现连续三年销量翻番。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大厂国家队的代表,极狐在2024年可谓产品“开了窍”,销量“开了挂”,从“辅路”开上了“高速路”,站上了新的发展台阶。这背后是极狐独家的用户场景洞察,以极致的产品品质,形成了极具差异化的越级价值。

  与此同时,在补贴政策尚不明朗的当下,北汽极狐提前开启“2025年出台政策如不追溯,极狐兜底”,以及“2025年政策如不出台,按2024年政策兜底”的“双重兜底”,不仅给消费者购车吃下定心丸,也展示了其作为国家队的大厂担当。

  连续三年实现销量翻番

  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能源汽车成为撑起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风向标。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连续多月突破50%,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与此同时,车企之间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北汽极狐所覆盖的10万-30万元价格区间市场空间虽大,但竞争也最激烈,“内卷”也最为严重。最终,北汽极狐凭借极具差异化的越级价值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极狐销量1.2万辆,月销稳居1万辆以上;1-12月累计销量达成81017辆,同比增长169.91%,连续3年实现销量翻番,并成为纯电市场新势力TOP6。具体来看,极狐阿尔法S5全年交付2.17万辆,阿尔法T5全年交付3.71万辆,极狐考拉全年交付1.93万辆。

  极狐5系双子星在销量端的爆发,离不开极狐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产品官”的信念,始终秉承用户至上的核心理念,以及产品品质作为第一优先级的竞争策略。其中,极狐5系双子星把800V高压超充技术的门槛下探到16万级别,续航是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天花板”。

  正如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所言,用户永远是北汽极狐的第一位,我们要为用户造品质最好的车,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接下来的2025年,汽车市场竞争或将更加激烈,但危机与机遇并存,极狐已提前做好准备。根据规划,北汽集团未来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极狐的发展,在自主乘用车领域投入1000亿资金,重点赋能极狐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

  作为北汽集团“一号工程”,极狐获得了千亿级资金的支持,这将是其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健康安全,以及高端制造等领域持续深耕的坚实后盾;北汽作为最早实施电动化转型的车企之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付出了巨大努力,也会在智能化时代继续扮演排头尖兵的角色。

  “双重兜底”凸显大厂担当

  随着新能源产品力提升和财政补贴政策等刺激,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蒸蒸日上。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尽管行业内不断有“呼吁相关促汽车消费政策2025年继续延续,并及早出台”的消息传出,但进入2025年以来,补贴政策尚未明朗。还会不会有国补?国补什么时候能落地?国补的金额是否和2024年一样?部分消费者带着疑虑持币待购。

  1月2日,背靠北汽集团的极狐汽车率先出手,推出“无需等待 双重兜底”宠粉政策方案,1月31日前(含)期间锁单极狐车型的用户,可享受极狐“2025年出台政策如不追溯,极狐兜”和“如2025年政策不出台,按照2024年政策兜底”双重补贴兜底保障。

  具体包括,如果在2025年5月31日前国家、地方出台相关政策,且有效期未追溯至2025年1月,活动期内锁单且符合政策要求的用户,按照新政策享受极狐全额现金兜底补贴;如果在5月31日前国家、地方未推出以旧换新、置换(含报废)类补贴政策,活动期内锁单且符合政策要求的用户,按照2024年补贴标准享受极狐全额现金兜底补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北汽极狐推出的双重兜底含“金”量十足,首先是政策推出相当及时,给春节前着急买车的用户吃下一颗定心丸;其次双重兜底给出的承诺均为全额补贴,相当于给国补政策上了“保险”;最后,“国补”和“极狐补”可以同享,折扣力度更大。

  在刚过去的2024年,北汽极狐凭借极具差异化的越级价值,实现销量三连涨。2025年的大幕已经拉开,北汽极狐率先推出“双重兜底”政策,势必对新能源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也有望在销量端持续攀升。(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