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坡兼任欧拉品牌总经理 能否带动品牌再次腾飞?

2025-02-11 14: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

赵永坡兼任欧拉品牌总经理 能否带动品牌再次腾飞?

2025年02月11日 14: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 张懿

  欧拉品牌或将被整合进哈弗品牌这一传闻,似乎正逐步变为现实。 

  去年10月,一则关于欧拉App所有服务将迁移至长城汽车App的公告,将阔别公众视野许久的欧拉品牌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彼时,关于欧拉是否将被整合进哈弗的猜测频频见诸报端。如今,伴随着长城汽车高层人事变动,整合的步调渐渐清晰明朗。 

  在销售售后渠道和App相继整合之后,2月8日,长城汽车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于个人社交平台宣布,“接下来我会同时负责哈弗和欧拉两个品牌的管理工作。”公开资料显示,赵永坡于2023年11月出任哈弗品牌总经理,全面掌管哈弗品牌工作。 

截取自赵永坡个人社交平台 

  “作为曾经的技术中心的管理人员,应该说我对欧拉的产品并不陌生。在履职哈弗之前,欧拉诞生的每款产品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我都参与过。”赵永坡表示,“兼管欧拉品牌,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他评价道,欧拉的车型是属于“始于颜值,精于品质,忠于安全”的好产品,并表示将为欧拉的再次腾飞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微博认证信息显示,赵永坡的身份已经更新为长城汽车哈弗、欧拉品牌总经理,其微博名称也更改为“赵永坡Bert_哈弗与欧拉”。在推文评论区,哈弗与欧拉汽车官方账号也都进行了互动。 

截取自赵永坡个人社交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董玉东的欧拉总经理的认证信息已经被清空,仅保留“GWM董玉东”的微博名称。针对董玉东是否另有新的工作安排这一疑问,中国经济网记者向长城汽车方面进行求证。长城汽车回应称,“关于领导任命的事宜,目前尚未有正式通知。目前我们无法提供更多信息。” 

截取自董玉东个人社交平台 

  销量低迷凸显生存危机 

  进入2025年,不少新能源车企迎来“开门红”: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0350辆,重新夺回造车新势力月度销冠;小米汽车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辆,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相较之下,欧拉1月销量只有2193辆,同比大幅下滑63.46%。不仅在长城五大品牌中跌幅最大,且销量表现远逊色于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 

  成立于2018年,欧拉曾凭借精准的“女性用户”定位短暂崛起,在2021年迎来销量巅峰,全年销量突破13万辆。然而,过度依赖单一群体、单一市场导致了业务拓展受限。加之明星车型黑猫、白猫在2022年因亏损停止接单,同样造成了品牌销量下滑。 

  作为欧拉品牌入门主力车型,黑猫、白猫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可爱时尚的外观收获不少拥趸,在销量中占据重要份额。数据显示,2021年,欧拉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13.5万辆;其中,黑猫、白猫的全年累计销量超过8.8万辆,占品牌总销量的65%。 

  由此,高光之后的欧拉很快走上下坡路,2022年和2023年的销量徘徊在十万辆左右。2024年,面对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大潮,欧拉销量逆势下跌,全年销售新车6.33万辆,同比大幅下滑41.69%。从“女性赛道”到被市场边缘化,欧拉也拖累着长城汽车整体的新能源进程。 

  可以说,欧拉已经成为长城汽车旗下形势最为严峻的品牌。高层人事变动不仅意味着长城汽车内部资源整合的深化,更折射出欧拉品牌面临的生存危机与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的战略调整。 

  再次腾飞重任在肩 

  “赵总,先把2025年的新车计划给大家说一下吧。为了利润缩减产品线可以理解,但是天天让大家空等待也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在赵永坡的微博评论区,网友纷纷喊话,“欧拉车型可以更广泛一些,不能只局限于精品小车。可以把之前的黑猫跟白猫改款一下,应该也好卖”……   

  从网友们的呼声中,可以清晰感知市场对于欧拉品牌当前产品线较为单一及价格定位的担忧。 

  目前,欧拉仅有四款在售车型(好猫、闪电猫、好猫GT、芭蕾猫),布局于紧凑型、小型、中型车等细分市场,整体价格偏高,最低起售价也要10.58万元。作为对比,2025款比亚迪海鸥售价低至6.98万元。此前销量可观的黑猫、白猫停产,使得欧拉失去价格优势,后续新车型未能填补销量缺口,产品矩阵也未能覆盖主流市场。 

  赵永坡是长城体系内的技术型高管,履职哈弗之前,欧拉诞生的每款产品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都参与过,其技术背景或可助推欧拉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此外,他在哈弗的营销经验也被业内视为推动欧拉市场策略转型的关键。 

  在当前的汽车产业中,“产品为王”的理念虽然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内涵和外延已发生显著变化。产品不仅是硬件和性能的竞争,更需结合技术创新、用户体验、生态服务等多维度要素。通过资源协同,欧拉或可借助哈弗的渠道与技术实现成本优化,但其品牌调性与市场吸引力仍需产品创新与先进技术的持续支撑。 

  合并聚力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不止于长城汽车,在汽车变革的浪潮中,合并聚力已经成为企业应对当下激烈市场竞争的一种普遍策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奔涌向前、智能化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日新月异,传统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保持竞争力,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布局已是企业的必选项,通过战略收缩来精简产品线、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借助整合重组来增强规模效应、提升运营效率。 

  早在2023年,福特电马就宣布并入长安福特。2024年10月9日,几何宣布并入银河;28日,上汽乘用车发布《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梦想融合,承诺加乘》,传闻已久的荣威和飞凡品牌合并正式官宣。11月,极氪与领克战略整合,极氪持有领克51%股份。 

 

  2025年新年伊始,广汽集团便迅速启动了变革的“加速键”。根据广汽集团董事会决议,自2025年1月1日起,推进营销领域整合改革;同意整合传祺、埃安营销领域,设立三大品牌营销本部(传祺营销本部、埃安营销本部、昊铂营销本部),分别任命临时负责人。 

  更为重磅的是,东风、长安两大汽车集团于2月9日晚间发布重组消息,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两家大集团重组后,将诞生一个年产销超过500万辆的巨型集团。(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懿) 

(责任编辑:陈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