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春运启动,全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新能源汽车日均突破650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加60%。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说,今年春运期间,大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了充电桩,以往排队充电的情况已得到缓解。
几年前,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在服务区大排长龙等待充电的话题,曾一度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彼时,充电难成为驾驶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的一大阻碍。那么,今年情况为何不同?科技日报记者带您破译让新能源汽车畅行春运路的科技密码。
移动充电车“上岗”
为保障群众春节期间绿色出行,福建省厦门市让移动充电车“上岗”。厦门供电公司新兴业务发展中心充电运营管理高级师康貌介绍,今年春运期间,该公司在位于福建厦门海沧区厦漳高速附近的东孚服务区新增了4台移动充电车,确保车主在高峰期能够及时充电。
康貌介绍,移动充电车化“车找桩”为“桩找车”,具有移动自由、灵活便捷、易于部署的优势。车主仅需扫描服务区二维码,移动充电车就会“走”到车旁为车充电。
“仅需约15分钟,车的电量就能从10%充到50%,充电速度非常快。”车主黄成喜在体验移动充电车充电后这样说。
康貌介绍,移动充电车整合了先进的电力存储、转换与适配技术,具备高容量的电池组,能够储存大量电能,满足多辆车的充电需求。其快速充电技术可实现高功率输出,大大缩短充电时长。同时,移动充电车拥有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可以依据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精准调控充电参数,确保充电安全高效。
此外,移动充电车还配备了便捷的移动底盘,可以被灵活移动至所需场所。无论是在偏远地区还是在应急救援现场,它都能够迅速响应,提供及时充电服务。
充电机器人服务
2月3日,在位于山西省长治市的青兰高速东阳关服务区,一个名为FlashBot的能源机器人吸引了路人的注意。这个“小个子”机器人在给一辆新能源汽车充满电后,便会发出“充电完成”的提示音,紧接着会灵活地跑到另一台电动汽车充电口处为汽车充电。
国网山西电动汽车公司工作人员康佳介绍,FlashBot能源机器人采用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和储能技术,能够自动前往车辆附近提供充电服务。
正在享受FlashBot能源机器人服务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张伟感慨,过去春运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使用需求量较大,找充电桩如同“抢车位”。今年他通过相关手机客户端发送充电请求,就像“点外卖”一样,没过多久FlashBot能源机器人便缓缓向他的车驶来。“不需要排队等充电车位,充电方便多了。”他说。
机器人虽然个头小,但却有大能量。它的储能满载电量为103千瓦时,车主可以选择60千瓦直流快充。在满电情况下,FlashBot能源机器人最多可以为4台电动汽车同时充电,半小时内就能将一台新能源汽车的电量充到80%。
除此之外,FlashBot能源机器人还是一台小型储能站,能够被应用在多种场景。
数字技术加持
在重庆,今年春运期间,数字捷充平台大屏幕上每天都会实时显示接入超级充电站站点数量及充电电量等数据。
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营销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胡晓锐介绍,数字捷充平台能根据相关区域内超级充电设备历史运行情况,监测其运行效率,开展充电负荷预测,支撑车网有序互动。除此之外,新能源车主通过该平台专用客户端进行搜索还可就近找到超级充电设施。
在湖北,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上新”了一款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智慧“云监控”系统。利用这款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监控大厅屏幕可以实时显示92个重要交通枢纽充电站的车流及站内状况。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充换电技术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陈艳霞告诉记者,接入智慧“云监控”系统的充电站敷设了光纤专网,装上了可提供视频监控、分析服务的“天翼云眼”。借助“天翼云眼”,该系统可实时监控充电站,还能够识别火情等异常情况,进行安全预警,大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新能源车主安全充电保驾护航。
液冷超充设备提速
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让新能源汽车“满电”出发。今年春运期间,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都享受到了这样的快捷充电服务。
在西藏,珠峰国家公园北大门停车场的珠峰超级充电站,4把600千瓦和16把250千瓦超级充电枪整齐排列,可以同时给20个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充电。不仅如此,天全、折多山、卡子拉山等318国道沿线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加油站已部署华为全液冷超快充电桩。
与传统充电桩相比,液冷超快充电桩最大的优势在于采用液冷技术,通过冷却液循环带走热量,避免高温对充电效率和设备寿命的影响,实现更稳定、高效的充电。
在辽宁,大连市金普新区德泰特来电小窑湾液冷超级充电站在今年春节前投入使用。截至目前,金普新区共有液冷超级充电站27座。利用相关设备,只需一首歌的时间就能给一辆适配的电动汽车充满电。
在重庆,今年春运开启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计在83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部署了超级充电设备,每个服务区至少配置了2个液冷超级充电设备,液冷超级充电枪单枪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80千瓦,将满格充电时长由1小时缩至10分钟。
大连德泰特来电充电网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飞介绍,液冷超充技术在兼容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显著优势。相关设备配备了两层安全防护体系,可以为电池提供全方位保障,让充电过程更安全。
“光储充”一体化帮忙
在青海乡村,“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正在为新能源汽车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能。
今年春节期间,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的“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热闹非凡,周边城镇居民和外地游客都选择在这里为爱车充电。
班彦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介绍,他们在原有停车场顶部铺设光伏板,建成“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
光伏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可以直接供给充电桩为车辆充电,多余的电还能被存储起来。
该停车场的储能系统由电池组构成,用于储存光伏发电产生的多余电能。当光伏发电量不足或电网出现故障时,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电能,保障充电桩稳定运行,避免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充电中断。
仲关因保介绍,“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装机容量为114千瓦,可以实现全时段绿色电能供应,能够满足新能源客车和轿车的充电需求。(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符晓波 吴纯新 雍黎 杨宇航 张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