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观察|奥迪修罗场

2025-04-24 18: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

车展观察|奥迪修罗场

2025年04月24日 18: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孙宇

423日上海车展媒体日首日,5.1展馆奥迪展台奥迪四环与AUDI首次同台亮相,在官方给出的发布会时间表显示,奥迪四环Audi时间9:40-10:00,奥迪字母标AUDI时间10:00-10:20

这场发布会由奥迪中国牵头,联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奥迪”)、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迪一汽”)、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属上汽奥迪营销事业部(以下简称上汽奥迪)、奥迪·上汽合作项目(以下简称AUDI),五方协作共同完成,可以说是整个2025上海车展最复杂也最具看点的发布会之一。

由于奥迪四环发布环节涉及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彬、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龙致辞及多款产品亮相,字母标也有奥迪全球CEO、奥迪·上汽项目CEO宋斐明、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租似杰的演讲和产品分享,发布会超时13分钟才全部结束。

不难理解,南北奥迪以及双品牌首次同时亮相,各方都希望能够在台上展现出自己是最好的那个“奥迪”。但是台下的博弈从未停止,整个奥迪展台就像一个大型修罗场,折射出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复杂关系,更考验着一个百年豪华品牌和两家大型国企能否实现美美与共的智慧。

三七开的展位费 消失的一汽方名牌

奥迪展台是经过巧妙设计的。在整个展台的约三分之二处,一个小天桥将四环品牌和AUDI品牌巧妙隔开,两者既同台又相对独立。公众日开放后,四环区域摆放四辆新能源车均为一汽,十辆燃油车,其中穿插摆放三辆上汽奥迪车辆,并未集中在单独区域。AUDI展区则展示了三辆E5 Sportback

展车比例不仅是因为一汽与奥迪合作时间更长,产品线更加丰富,也与一汽与上汽两方承担的展位费比例不同有关。据内部人士透露,按照面积划分,一汽方承担七成的展位费,上汽方承担三成的展位费。

与展台同样经过巧妙设计的,是两场发布会从台上到台下的烧脑安排。作为首次亮相上海车展的重头戏AUDI以及奥迪在华双品牌形象,AUDI独占20分钟发布会时间。算上四环品牌的演讲和展示环节,上汽方用三成展位费搏出了发布会七成的时间。一汽方从新车亮相到陈彬演讲完毕,只占整个发布会8分钟时间。

一个细节是,一汽高层进场时,曾经有员工与在场工作人员因为座位问题发生争执。仔细观察现场座位布置,即可发现玄妙以及争执产生的原因。

发布会观众席分为面向舞台左中右三个区域,左侧区域最后一排座椅靠背贴最后一排显示一汽奥迪,此区域应为一汽方代表预留,但是所有靠背都没有中文名牌。这就难怪会因为座位起争执。中国经济网观察到,一汽奥迪的市场部负责人都是靠媒体帮忙占座才在最后一排有一个座位。

在面向舞台的右侧区域,清晰可见背贴上有上汽集团及上汽大众各级领导名牌,可对号入座。

面向舞台中央是奥迪中国和演讲嘉宾区域,奥迪中国从高层到普通员工都在椅背贴好了名牌,确保有座位观看发布会。

稍早些时候在对面大众展台发布会,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和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负责人同台握手尽展兄弟齐心的默契,两者成立时间差不多,已经一起在中国市场厮杀30多年。但是上汽奥迪项目却是在一汽奥迪将品牌在中国市场培育30年后突然出现,从诞生之初就备受争议。一汽方从抵触到接受再到同台,本就经历了漫长的协调和磋商,奥迪中国掌车展营运大权,却不能一碗水端平,区别对待无疑会让南北奥迪同台的修罗场雪上加霜。

AUDI:上汽的一招妙棋

作为第一个在中国市场拥有双品牌的豪华汽车品牌,奥迪与上汽合作打造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并启用全新品牌,既是中国科技与德国制造的创新结合,更是盘活上汽奥迪产品矩阵乃至上汽大众安亭工厂的一招妙棋。

但不能回避的是,全新品牌的诞生给奥迪带来相当可观的关注度的同时,也给一汽奥迪带去了“难以言喻”的压力。一边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新物种”,一边是承载着奥迪在华年销超过60万辆基盘任务的“传统合资车企”。风花雪月和无限想象空间给了AUDI,苦熬产品小年、血雨腥风价格战、经销商渠道翻牌都是一汽奥迪在面对。

在长达30多年的合作中,一汽与奥迪曾携手将奥迪打造成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冠军,也在上汽奥迪诞生后将冠军拱手让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奥迪与上汽的甜蜜和与一汽的零沟通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陈彬上任后非常重视合资伙伴关系,第一时间到访大众和奥迪总部,增加各方的交流沟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更需多方以更开放的胸怀放下固有的成见。奥迪中国一拖四的格局已经形成,作为主导方搭台,当然是四方各自精彩才能谱写出最美的华章。如果以个人喜好和一己私心偏见,总是试图在复杂关系中搞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不仅辜负了一汽的坚持、上汽的妙棋,最终也将阻碍奥迪在中国市场实现1+12的宏图志向。

奥迪一汽:被低估的明珠

尽管五方关系角力异常复杂,尽管中国市场的竞争在加剧,奥迪为何还能一再加码中国投资,并坚信还能开始“新纪元”?奥迪一汽新能源或许是其中一个答案——这个险些成为口水仗牺牲品,却默默将最先进的德国工业和中国速度相结合,短短十四个月即建成的奥迪全球首家纯电动车零碳工厂。

202412Q6L e-tron投产,车展亮相的A6L e-tron也紧随其后,今年基于PPE平台打造的原生豪华纯电奥迪就会进入市场销售。由于各种原因,奥迪一汽自成立至今声音不多关注度也不高,甚至有一些不利消息称其在三款PPE车型之后没有后续产品规划。

但是关于奥迪一汽的热知识是,这个项目是奥迪电动化战略的核心,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奥迪纯电动车工厂,中德双方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产品投放绝不可能止步于此。冷知识是,工厂100%使用绿色能源,生产废物100%回收,生产及生活废水100%循环使用,厂区内参照景区生态,育有鸟巢、蜂巢、昆虫旅馆等,是奥迪全球环保“零排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奥迪一汽新能源CEO施睿哲对话,他能毫不犹豫的讲出上述冷知,还能一口气介绍:“厂房屋面上铺设了总计约32万平方米的光伏设施, 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超过3500万度电,可实现覆盖至少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其余用电量采用的也都是绿色电能;生产废弃物,如木材、纸壳、金属角料等实现100%回收;工厂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生物膜和RO膜的深度处理,实现水闭环管理,污水实现100%循环使用,年节约用水10万立方米。

在这里生产的每一辆纯电动奥迪,没有任何的噱头,也不服务于什么故事,而是回归到新能源车最本真的环保初心。从施睿德身上,能看到的一个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制造的“德国厂长”,为这个零碳工厂以及它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而自豪。

奥迪一汽足以证明奥迪在技术与环保上的殷实家底,但是持续数年的内耗已经让奥迪自己都看不清,到底如何能在中国市场“再次伟大”?

上海车展奥迪展台的修罗场只是冰山一角。南北奥迪的悲喜并不相通,无论是南奥迪发挥本地化技术和供应链优势押宝AUDI,还是北奥迪肩负千万用户基盘奋力转型,奥迪想要在中国市场拥有的“未来”,不可能靠挑动南北竞争和对立实现。真正的1+12,从来都是强者的互相成就。

(责任编辑:陈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