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在中国的战略,首先就是必须要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开幕当天,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在媒体沟通会上如是说,同时也表明了日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为何如此看重中国市场?马智欣表示:“在技术,特别是电驱化和智能化领域,中国是非常领先的,中国的消费者正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过去,我们在推出新车型方面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但现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我们已快速做出改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适应中国速度。”
“鉴于中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我们相信可以帮助补充并丰富日产全球产品线。”马智欣进一步强调。
具体如何操作?马智欣也给出了答案:“第一,日产汽车计划到2026年底追加投资超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能源研发;到2027年夏季,日产在华投放的新能源车型数量将从原计划的8款提升到10款。第二,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领先的科技和资源优势,帮助日产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第三,日产将基于已在中国布局的全价值链,坚持长期主义,在不牺牲任何安全或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
不止于此,日产还有一个杀手锏,即本土团队享有的更高话语权和决策权。马智欣介绍:“我们跟以前的合资公司不同了,现在我们高度认可本地研发团队的能力,也充分授权本地研发团队主导车型开发。在中国,我们的研发团队拥有高度的话语权,包括产品性能、动力配置等。我们不是传统合资公司那样等总部反馈来指导行动的模式,更多是由国内团队来决策。”
这样做的必要性和好处显而易见,马智欣说:“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任何计划都必须保持灵活性,我们的目标是紧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出行需求。我们正在加速导入均衡的产品组合,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涵盖轿车、SUV、皮卡在内的多种车型,以及包括燃油、纯电、插混、增程在内的多元动力解决方案。”
但面对日产在全球市场的风雨飘摇,其在中国的雄心壮志能否实现呢?马智欣解释:“首先,日产在中国拥有独立、充足的资金,能够支持新能源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布局和客户服务等运营。第二,日产对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控制水平领先,在中国,我们更要保持‘中国节奏’,我们在保证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把产品研发的周期缩短至24个月内,确保产品持续超越客户的期待。”
此外,保持“中国速度”还离不开与本土实力企业的深度合作。日产汽车公司执行高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关口勋介绍:“我们正在合作的两家企业华为和Momenta都是本土领先的组合驾驶辅助技术供应商,未来我们还会持续与其他科技企业展开合作。这正是我们的战略方向,即通过加强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使我们保持‘中国速度、中国节奏’,能够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图/文 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