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小米汽车工厂内部究竟长什么样?4月22日,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组织40余家主流经济媒体负责人,走进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调研。

小米汽车工厂于2024年3月底正式开园,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中国品牌唯一集研发、制造、交付和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汽车科技产业园区”。园区由厂前区和厂区构成,厂前区包含综合楼、试验楼和智能驾驶体验区,厂区涵盖压铸车间、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电池车间及总装车间。
零售展厅展示小米汽车的最新产品,技术展厅则展示小米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厂区需乘坐电瓶车进入,在压铸车间,压铸机将金属材料压铸成汽车零部件;冲压车间的冲压设备将金属板材冲压成车身外壳等部件;车身车间负责车身焊接和组装;涂装车间为车身喷漆;电池车间是小米汽车的核心区域之一,而总装车间则是汽车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各个零部件在这里被组装成一辆完整的汽车。

整座工厂都充斥着技术的味道,而技术创新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在小米汽车工厂,技术创新体现在多方面: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能实现自动泊车、自动变道、自动跟车等功能;智能互联方面,小米汽车将车机系统与智能手机深度互联,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的启动、空调、车窗等功能,还可以在车内通过语音助手获取导航、音乐、信息查询等服务。此外,在电池技术方面,小米汽车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同时小米还在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工厂的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体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其引入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通过机器人手臂完成焊接任务,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完成零部件的组装,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等。

另外,大工厂更需要精细化管理,小米汽车工厂通过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精准和可控。
在生产管理方面,小米汽车工厂已实现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在质量控制方面,工厂从原材料采购到零部件生产、从整车组装到成品检测,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通过智能化的质量检测设备,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筛选出不合格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备管理方面,工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保养。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还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表示,通过走进小米汽车工厂的调研活动,协会的会员媒体深入了解了小米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建设以及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小米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