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国内外相关的汽车展览而言,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长期坚持和聚焦汽车科技,更加聚焦于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更侧重于2P(Professional专业)、2B(Business商务)、2E(Ecosystem技术创新体系),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5月20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汽车创新技术展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采用“会”“展”“赛”等多种形式,策划120余场会议,全新启动“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品牌,组织汽车“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各项配套对接活动,预计将有超过200家汽车领先企业携带最新产品技术参加AITX技术展。

在汽车强国建设过程中,我国已培育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世界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而打造世界级汽车科技交流展示平台,正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应有之举。“AITX不仅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中已有展览的焕新升级,更是我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里程碑。”侯福深说。
进入2025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汽车产业保持向好态势。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分别达到1017.5万辆和1006万辆,首次双双突破千万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渗透率达42.7%,电动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供应链企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以2025上海车展为例,供应链企业占据展馆整体的近三分之一,部分以智能化和新能源为代表的零部件供应商融入整车展馆中,凸显出日益提升的重要市场地位。
然而,汽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定掣肘。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郑亚莉介绍,全固态电池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存在材料稳定性、界面稳定性、循环寿命等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整车热管理、整车集成等工程化与产业化技术难题有待进一步突破,预计2030年可实现小批量装车验证,2035年才有可能规模化应用。
在智能化方面,当前车企提出的“智驾平权”主要是L2级辅助驾驶的量产应用,L3级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仍处于技术验证和商业化示范阶段。与L2级辅助驾驶相比,L3级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上车需要实现从技术、用户到安全管理的质变性突破。
侯福深对此指出,通过长期、坚定、连贯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我国成功培育了世界级汽车产业链和引领未来方向的产业创新生态,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重新定位未来汽车科技创新发展的坐标,需要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底层逻辑,需要探寻未来汽车科技发展的方向,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由此应运而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
据介绍,AITX定位引领汽车科技创新发展的年度“风向标”,激发汽车科技加速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汽车学会广大会员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世界各国广大汽车工程师的“向往地”;目标是至2030年,打造为规模最大、科技影响力最强、创新生态最丰富的全球汽车创新技术展,成为世界汽车科技创新交流高地。
根据规划,AITX设置了智能网联与未来出行、新能源与动力系统、底盘系统、仿真与测试、智能制造与装备、汽车材料与基础部件、整车产品、科研教育和奖励等8大主题展区,预计在展览面积、展商规模和观展人才方面将实现同比翻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与AITX展同期举办的SAECCE 2025构建“1+6+6+X”立体化会议体系,包括1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6 场主论坛;围绕汽车节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6大技术领域的100余场专题会议,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落地”的全链条交流生态。
据介绍,本届SAECCE 2025、AITX将呈现六大亮点,包括全新升级创新技术展,打造沉浸式技术盛宴;塑造汽车技术风向标,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全链条贯穿,强化会议集群化系统设计;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架起产学研交流合作桥梁;强化国际化交流合作,提升全球影响力;年会组织方式再优化,凝聚跨行业专业力量。
“展望未来,全球汽车产业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未来汽车科技创新发展的坐标,需要我们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底层逻辑,更需要我们探寻未来汽车科技发展的方向路径,引领全球汽车科技加速前行。”侯福深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