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投入“拿来” 一汽自主换来什么回报?

2014年10月14日 07: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朱津津   

  “整个一汽自主宣称的几百亿元研发投入,与红旗、奔腾、欧朗现如今平凡的产品品质和市场表现,是完全不成正比的”。因此,业界内外难免对一汽巨额研发投入下的效果产生质疑,甚至刨根问底地对其自主研发模式产生怀疑。这是中国经济网汽车本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上期(10月10日),中国经济网在《巨幅优惠 红旗H7到底遭遇了什么问题?》一文中,与网友一道对“国车”——红旗的市场窘境进行了分析。其实,在一汽自主品牌旗下,还有多个乘用车产品,一汽也都进行了巨额投入。有投入,必然就有产出。那么,这些堪称“大手笔”的投入,让一汽自主品牌收获了什么呢?

  两年前,还是在“红旗品牌战略媒体发布会”上,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曾透露,“到2012年,一汽为复兴红旗品牌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52亿元。为进一步提高红旗产品的研发能力,十二五期间还将投入105亿元”。

  2012年4月20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00余位各界来宾与媒体代表出席了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战略媒体发布会”。

  现在,红旗H7上市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大约上百亿元的投入,只收获累计数千辆的红旗轿车,且这款轿车也没有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其未来也未可知。因此,业界内外难免对一汽巨额研发投入下的效果产生质疑,甚至刨根问底地对其自主研发模式产生怀疑。更早的奥迪100换标成“小红旗”、林肯换标成“大红旗”就不用说了。大约10年前,红旗HQ3借用丰田MAJESTA平台,再到如今的红旗H7底盘和动力总成等在多款合资车型技术上的再调整……一汽自主品牌高端乘用车技术研发到底有怎样的进步呢?

  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汽车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专家并不认可一汽自主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比。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坦言,“整个一汽自主宣称的几百亿元研发投入,与红旗、奔腾、欧朗现如今平凡的产品品质和市场表现,是完全不成正比的”。

  2006年5月18日首次亮相的“奔腾”,是一汽轿车旗下与红旗并列的品牌。奔腾轿车的车型被划分为B50、B70和B90。以基于马自达6的FORD CD3平台打造的奔腾B70为例,虽然上市已达8年之久,但无论是外观还是核心技术都不曾有过脱胎换骨的改变,只是每年对其进行小改款来适应市场新变化。当然,稍晚上市的奔腾B50也是如此。

一汽奔腾系列参展北京车展

  奔腾B50与长安逸动、帝豪EC7均属于同一级别的自主紧凑级车型,但由于长安、吉利在研发上的扎实稳打,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市场表现也超越奔腾B50。2013年,长安逸动全年销量为9万余辆,帝豪EC7销量达19万辆,而奔腾B50销量仅仅实现6万余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

  “奔腾B70、B90在上市之初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但由于都是马自达6的复制品,所以当马自达6价格下探之后,奔腾两款车型就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这也是一汽以‘拿来主义’做自主研发造成的恶果”,一位一汽奔腾4S店高层如是表示。

一汽奔腾B70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2013年,一汽曾耗资8.6亿元建设奔腾D015产品换代技术改造项目;2014年,一汽还将花费7亿元用于建设规模达10万辆的全新奔腾B50车型技术改造项目。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一汽给奔腾的大手笔投入似乎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

  2012年,一汽集团隆重推出定位年轻、时尚的A0级轿车——欧朗。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行的欧朗大型发布会上,企业不惜重金请来诸多当红明星前来捧场。但上市不到一年时间,欧朗宣称的“激情夺目的时尚”、“国际一流的品质”、“可感知的科技”、“360°安全”等四大卖点已经渺无踪迹。

一汽欧朗新车发布会 震撼北京万事达中心

  欧朗上市之初,月销量最高曾达3000多辆,随后迅速跌至100辆上下,部分4S店甚至月销量为零。2013年年初,欧朗掀起降价清库潮,部分地区价格优惠4万元以上,即便如此,仍然“无人问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2年,欧朗销售6545辆,2013年降为6300辆,两年累计不到1.3万辆。如今,欧朗已经被市场淡忘,甚至沦落为自主品牌失败样本。

一汽欧朗

  据称,欧朗是一汽集团出资10亿元人民币,且基于老捷达平台打造的。其几乎毫无技术先进性可言,产品外观也并不入流,所以才有如此惨淡的市场结果。“如此高的研发投入,却换来这样的产品和市场效果,真不知一汽的研发费用到底是怎么花的”,一位资深媒体人士感叹道。

  去年10月,一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孙国武在北京,曾对媒体这样谈到一汽的自主创新:从2008年到2012年5年间,一汽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23.4亿元,已拥有产品研发人员6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1.8万人,技术工人2.2万人,远高于行业水平……

  那么,一汽什么时候能够跳出简单、快捷的“拿来主义”的研发怪圈,拿出与巨额研发投入相匹配,与庞大研发和工程技术团队相匹配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呢?我们充满期待。(中国经济网 记者 朱津津)

(责任编辑:杨昕艳)

精彩图片

高投入“拿来” 一汽自主换来什么回报?

2014-10-14 07: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朱津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