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内燃机行业十大重点

2015年03月09日 16:24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网 余梦洁   

  3月2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5年度产业升级重点支持专项项目申报准备工作情况说明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现场(闫晓娜 摄)

  会上就“十三五”期间内燃机行业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主要为以下十项。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讲解内燃机行业重点工作 (闫晓娜 摄)

  第一,组织实施《中国内燃机工业产业规范条件》。

  为加强内燃机生产制造企业产品研发;稳定生产制造;实施科学质量管理;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维护用户合法权益;保护内燃机制造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抑制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控制内燃机落后产能盲目扩张。按照鼓励技术进步、规范竞争行为、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正式组织实施《中国内燃机工业产业规范条件》。

  第二,建立《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率公告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推广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应用,加快高耗能产品更新换代,实现内燃机产品节能降耗,协同内燃机产品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全面实现我国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制度》是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率、提升配套动力装备燃油效率的重要途径。明确内燃机在配套动力装备中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推动整车/整机制造企业开展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立《制度》是引导节能环保型内燃机产品推广、淘汰老旧内燃机产品的重要手段。引导使用配套企业选择节能环保型内燃机产品,发挥市场促进内燃机制造企业采用节能技术的调节作用,加快市场老旧产品更新。建立《制度》是改善环境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燃油消耗量大、产品面广的道路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内燃机,出台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率阶段目标限值标准、建立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综合数据库、实施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率公告发布、引导内燃机制造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制度》是有效抑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内燃机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第三,出台《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率及测量方法》标准。

  配合《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率公告制度》的组织实施,以降低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制定内燃机燃油消耗率阶段目标值标准。通过适时动态调整燃油消耗率阶段目标值,对制造企业达到阶段目标值的内燃机产品实施公告发布,建立长效的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率和二氧化碳排放标杆产品领跑机制,激励和引导制造企业加快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持续提高内燃机产品能效水平,降低以内燃机产品为配套动力的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各类装备的燃油消耗,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提出内燃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并组织实施。

  1、压燃式内燃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示范工程。加快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在车用柴油机上的推广应用,加强电子控制系统、高动态响应执行器和超高压运动偶件关键制造技术和工艺研发,开展先进制造工艺和加工装备技术改造。

  2、点燃式内燃机缸内直喷燃油系统示范工程。加快缸内直喷燃油系统在车用汽油机上的推广应用,重点推进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及其高压喷油器总成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开展燃油喷射泵、电控喷油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和加工设备技术改造。

  3、内燃机高效增压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加快高效增压系统在内燃机上的推广应用,重点掌握汽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材料和制造工艺、轻型车用柴油机可变截面增压器生产制造技术和中重型车用柴油机复合增压匹配标定等技术。

  4、节能节材型小缸径多缸柴油机应用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小缸径多缸柴油机,重点研发缸径小于80毫米的多缸柴油机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微型车用燃油供应系统关键部件及排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技术。

  5、替代燃料内燃机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天然气单一燃料及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技术在车船用发动机上的推广应用,汽油/甲醇双燃料燃烧技术在乘用车用汽油机上的应用,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技术在载重车、船舶、机车、固定柴油发电机组用重型柴油机上的应用,提高燃料供应系统关键零部件的耐腐蚀性和可靠性。

  6、船舶柴油机能量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重点推动大型集装箱船、散货船和油船推广应用船舶柴油机机内净化、排气余热梯级利用及后处理技术,加强设备、系统优化组合和智能控制。

  第五,提出并组织实施科技支持专项。

  1、压燃式内燃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建立完善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创新研发和制造体系。突破喷油器总成、高速电磁阀、进油计量阀、轨压传感器和电控单元等关键部件正向设计和加工工艺研发环节瓶颈问题,形成系统创新设计和自主制造能力。

  开展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和柴油机及其配套底盘匹配标定控制策略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标定流程规范。建立柴油机应用高压燃油喷射技术标定数据库,建立标准化标定程序模块,研发标定专用设备,编制标定技术相关标准,掌握燃油喷射系统与燃烧系统、增压、排气后处理和热管理系统匹配标定技术。

  2、内燃机高效增压系统应用。建立高效增压器正向设计和制造体系。突破叶轮的腐蚀、轴承润滑与冷却、高效蜗壳等关键零件的制造和关键工艺,突破汽油机用增压器涡轮耐高温材料和特殊加工工艺,形成增压器创新设计和自主制造能力。

  开展增压器协同燃油系统、滤清系统、后处理系统与配套主机协同匹配标定。开展多级、可调增压技术与不同用途、不同燃料的内燃机协同匹配标定应用,建立标定数据库,形成增压器的自主开发能力。

  3、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缸径多缸柴油机。建立小缸径多缸柴油机正向、优化创新设计体系。开展小缸径柴油机直喷燃烧系统、配气系统、增压器、后处理等关键件的优化设计、制造与工艺应用研究,建成小微型燃油喷射系统、增压系统、后处理系统研发体系,解决产品生产制造一致性和使用可靠性关键技术问题,形成小缸径多缸柴油机的生产制造体系。

  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配套标定体系。开展小轮径增压器与2-3缸柴油机优化匹配,开展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匹配标定,开展小型后处理装置的匹配应用,建立标定数据库和适应不同配套对象的标准化标定程序模块,实现配套多功能型(微型)乘用车和农业机械优化匹配标定和应用。

  4、替代燃料内燃机应用示范。建立替代燃料内燃机正向创新设计和制造体系。开展天然气内燃机耐高温、抗热腐蚀气门、气体流量精确计量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建立天然气内燃机制造体系。开展甲醇/汽油、甲醇/柴油双燃料内燃机抗腐蚀、耐老化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解决甲醇供醇系统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及工艺问题,建立甲醇内燃机制造体系。

  开展替代燃料内燃机匹配标定应用。开展在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机车以及固定动力装置用替代燃料内燃机匹配标定,协同解决替代燃料内燃机燃料系统、增压系统、控制系统和排气后处理装置匹配标定技术和应用,建立标定数据库和适应不同配套对象的标准化标定程序模块。研发标定专用设备,编制标定技术相关标准。

  5、船舶柴油机能量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展柴油机、动力系统及节能减排设备的优化匹配技术研究。重点解决国产船舶柴油机的机内高效燃烧、余热利用、排气后处理系统等匹配优化,建立数据库和相关标准。

  第六,落实国家组织开展的支持专项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

  在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的统一组织下,推动全行业开展内燃机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工程支持专项的申报和实施。

  在工信部和财政部的统一组织下,按产品技术链的要求和建立健全产业链的目标,推选行业内优势企业和专业领域排头兵企业,组织申报工业强基工程重点方向支持专项和实施。

  在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的统一组织下,推动全行业开展内燃机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的申报和实施。

  第七,开展内燃机创新体系建设。

  启动内燃机工业创新体系研究和建设。工作思路:研究提出产品创新研发流程和基本要素;提出内燃机产品2015-2030技术路线;结合“十二五”国家产业升级和强基工程支持专项完成的成果,建立健全内燃机产业制造体系链。

  第八,品牌建设。在全行业内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成熟技术在产品上的工程化应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全面开展中国内燃机工业和产品品牌建设。

  第九,继续完善机械工业内燃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在2014年组建内燃机增压技术、振动测试技术、动力总成电子控制、排气后处理及替代燃料五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做好上述五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全面建设和开展基础研究的工作,同时针对现代内燃机工业的发展,从配套用途和新生节能减排技术等不同角度,根据需要新增组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十,组织实施《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 尿素水溶液生产制造条件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 尿素水溶液生产制造条件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经于2014年11月1日发布试行。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绿色环保认证(CICEI-Green Tech,简称CGT认证)标识标志和《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 尿素水溶液生产制造条件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随《管理办法》同步出台实施。这是保障商用车实现国四以上排放法规要求,有效控制氮氧化物有害物排放的有效保障。对获得CGT标识标志的产品和企业实施常态化监督。(余梦洁)

(责任编辑:郭涛)

精彩图片

“十三五”内燃机行业十大重点

2015-03-09 16:24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网 余梦洁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