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门”与国家投资借鉴何干?

2015年10月10日 09:15   来源:选车网 管学军   

  大众“排放门”事件曝出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先生在假期发表博文《从大众尾气门看中国国企改革》,放假期间仍笔耕不辍,可谓不辞辛苦。但拜读全文之后感觉逻辑混乱,对汽车似懂非懂,故此建议李先生以后最好慎谈汽车,且“排放门”事件和国企改革似乎并无关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先生简介】

  “排放门”是管理严谨之过?

  文章认为大众出现“排放门”问题的原因在于其自身体制问题,大众的体制即准国企,文章指出:“身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大众,内部的等级性、阶层性比较强。相对其他汽车企业来讲,其内部管理运作比较类似政府部门,上级对下级要求比较严格,下级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必须兢兢业业”。“大众汽车在扩张过程中采取了非常积极的策略,有着极强的进取心。这种进取心体现了上层领导者塑造汽车产业帝国的决心。”“大众积极进取,内部管理等级森严,如此酿成今日的错误。”

  【大众TDI发动机与整车】

  我很不理解,“……下级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必须兢兢业业”,这是产生“排放门”问题的根源?我反倒认为,如果真是这样,大众应该不会出现“排放门”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管理严谨,何至于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工作“兢兢业业”会出现“排放门”问题?“有着极强的进取心”就必然去造假吗?

  这似乎不合逻辑。

  “排放门”因销售压力所致?

  李稻葵先生明确指出:“此次‘排放门’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在调查之中,但我认为,其中的根本性因素无非是上层提出销售目标,而下级不惜一切完成任务,最终铤而走险去造假。”李先生曾开宗明义地自述道:“我自己对汽车产业,尤其是德国的汽车产业,长期以来非常关注,与主机厂高管也有一些来往。”

  【大众汽车工厂外景】

  若真那么了解汽车工业,尤其是德国汽车工业,岂能不知大众集团内部分工非常明确,销售部门和研发部门完全是两条线,双方各自独立运作互不相干。“排放门”问题是用技术手段——采用作弊软件规避尾气检测,任何软件的使用、任何配置的增减都必须经过研发部门。这不仅在大众,在任何正规的汽车企业都是如此,这是最基本的企业运营架构。因此,问题应是出在产品研发部门,而非销售部门。销售部门的“压力”怎么会转移到研发部门?如果说,研发部门为了节省研发费用而造假,或许能够说得通。我曾采访过不同公司的销售人员,从企业销售老总到4S店的销售经理,技术问题问得稍微具体一点就答不上来,而他们对产品的技术亮点却能倒背如流。

  从公开的消息看,目前被调查的是大众的工程师,而不是销售部门经理。“排放门”事件与销量“压力”应给没关系,李先生的判断是否武断了?

  大众是为超越丰田而盲目扩张?

  在李稻葵先生看来:“支撑大众甩开丰田、摘取皇冠的,是其不断的扩张。”并举例说出了大众旗下的若干著名品牌,不错,大众确实兼并了诸多品牌。而且,从每个品牌销量的简单相加可以得出大众的总销量。但是,原来这些品牌的销量都不大,为什么在大众手下销量出现了大幅增长?而且还统一采用了大众的质量标准。

  【大众汽车子品牌(部分乘用车品牌)】

  在我看来,支持大众超越丰田的不是简单的品牌销量相加,而是管理模式的变革。话说回来,大众在销售利润方面要想超越丰田,目前可能性不大。历史上,汽车工业出现过三次大的变革,一次产生在通用——泰勒生产方式,也称为大批量生产方式。一次出现在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也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一次出现在大众——全数字生产,也被称为以模块化为基础的定制生产,更被视为德国工业4.0的代表。正是全数字化管理,使得大众的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是个性化定制使得大众的销量持续增长。正因为全数字化管理代表了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采用模块化方式生产处不同国家、地区所需要的不同车型,这才使得大众的销量在过去几年持续快速增长,以至于引得全球汽车企业都向大众学习,推动了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是管理科学的进步、是制造方式的变革使得大众今年上半年销量超越丰田的基础。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众一个作弊软件能够涉及到其旗下的其他品牌。

  大众为了超越丰田而扩张?未必吧?大众并购品牌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有目的的。有的品牌是冲量用的、是占领局部市场用的,例如斯柯达。有的品牌是为了拉升大众的品牌形象的,例如宾利。覆盖所有车型,是大众几代领导人的梦想。大众高层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我们不是为了超越谁,只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如果说,大众旗下品牌众多,导致管理层次、线路过多,导致管理上的百密一疏,这应当说得没错。但如果说,大众为了夺取全球第一就不断并购,那就未必正确了。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欧洲有那么多品牌落入困境,为什么大众不乘虚而入进行并购?说明大众的并购还是有目的的,不是简单地为销量而“捡鸡毛凑掸子”。

了解汽车产业的李稻葵先生,不会看不到技术进步给大众、给汽车工业乃至整个工业经济带来的变化吧?如今在汽车行业,谁不采用模块化生产,谁将被淘汰。不会不懂为什么这种生产方式产生于德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家族式企业最好?

  最有意思的是,李稻葵先生专门拿出一部分来论述“大众汽车不代表德国模式”,德国汽车工业连奔驰都不是代表,唯有宝马是德国模式的代表?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著名的德国品牌,哪个都不能代表德国汽车的全部,而这些品牌共同构成了德国汽车的全貌。这可以引用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一句话形容来这种特征——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家族企业传承】

  李先生写道:“德国企业的主流群体是家族长期控制、职业经理管理、有企业各层级参与的现代化企业。按照这一分析,大众汽车其实是一个异类。”有意思的是,李先生同时承认:“从大众集团的历史看,它曾经是一战结束后德国快速工业化的标志,一度被政府树立为典型的政府型企业。”李先生的观点是否前后矛盾了?

  李先生判断是否能够代表德国企业的标准——是否家族控制企业。他明确指出:“德国企业的典型代表,应该是宝马、汉高、博世这一类家族控制的企业。它们多由家族长期控制、精心管理,但是在管理层面,家族成员并不亲自出面,而是请职业经理打理,工会和职工则通过监事会制度化地参与管理。这种机制保证了公司具有更长远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短期销量,更没有抢占世界第一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在研发方面,这种公司更具有前瞻性,重视根本性、长期性的创新。”

  显然,在判断是否典型德国企业的标准上,李先生似乎偏激了,仅仅是企业的控制模式,而忽略了文化基础。实际上,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采用什么模式管理并不重要,德国汽车业采用过泰勒生产方式,也采用过精益生产方式,这并不代表这个企业因此就不是典型的德国企业了,重要的是企业的行为理念,是支撑这种行为理念的民族文化。例如:大众的模块化管理就很德国。我们常说德国人是“方脑袋”,很大程度上就是德国人太认数据了,一切都要靠数据说话,一切事务尽可能的标准化。至于是家族控制企业还是经理人控制企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大的股东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置于股东是传统的家族还是金融家都只能说明其社会属性,而不是其内涵的民族文化属性,以及在企业发展方面是否具备战略眼光。

  如果说宝马很早之前投入碳纤维是一种可持续的、有战略眼光的投资。那么奔驰基于全自动驾驶而展开的从新能源到IT系统,以及基于社会学方面的研发,是不是更能展现了全球豪车老大的风采?大众早在30年前就着眼于中国市场,难道不是战略性投资?因此,不能说非家族企业就不具备战略投资和长远发展的眼光,或者经理人的战略眼光不如企业家族。以是否家族式控制为标准来界定是否典型的德国企业,甚至作为鉴别企业是否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标准,似乎也未必站得住脚。难道美国就没有家族式企业了?日本就没有家族式企业了?不过是远远少于德国而已。美国、日本的非家族式企业发展就不如德国的家族企业?未必吧?丰田不是去年的全球销量冠军吗?通用、福特哪个不是全球重量级的制造商?雷诺日产是个跨国联姻企业,发展得如何?

  【宝马工厂生产】

  当年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的公司不止大众一家,为什么大众干得比其他企业更出色?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大众在初期获得的利润每一分钱都不往德国拿,而是作为在合资公司的再投入。而其他企业要从合资公司拿走每一分赚到的利润,这一下拉大了不同合资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实力差距。非家族企业的行为就一定急功近利?

  李先生举例说:“奔驰是一个散户大规模持股的上市公司,所以在上个世纪末,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想走一条强强互补的道路,结果非常失败。”那么当年宝马并购罗孚,险些将自己拖垮,最后只带走了MINI,这不是“散户”独有的毛病吧?这是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并购吗?是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通用也是大企业,是靠散户支撑的,虽然丢失了全球冠军的宝座,但其依然是伟大的企业,其利用金融资本发展企业集团的模式仍然堪称典范。

  为追求销量,宝马在中国价格狂降,是追求长远利益还是急功近利?当然,奔驰、奥迪也有相同的措施。问题是,在追求市场份额方面与是否家族企业没有一毛钱关系吧?任何组织形式的企业管理层,在面对利润的时候、在面对市场份额的时候,都是贪婪的,这是资本的属性决定的,差别在于表现形式不同。

  以是否家族模式辨别是否典型的德国企业,甚至以此评判投资决定的质量,我认为是不科学的,这样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象,而忽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如同昆虫的分类,依据是基因而非外观形态,领域不停道理一样。

  国企改革不是简单的政府投资转向问题

  李稻葵先生前面转了个大圈,最后要说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政府要撤出大国企的投资,转投家族式的私企。作为一种战术思路,我同意李先生的观点。但作为国家投资就不一样了,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战略,是国家的经济安全,是国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地位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盈亏所能权衡的。因为根本利益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美国模式,华尔街的投资人行为,未必适合作为中国政府投资的榜样。同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经济环境的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德国的家族模式套中国的家族模式,甚至以此作为是否可以实施国家投资的决策依据,对于国企改革亦未必有益。

  李稻葵先生认为:“华尔街资金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典型运作手法是,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和买卖企业,在短期推高企业股价,获得巨额盈利。而今,这个时代正在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资本主义3.0模式,那就是一批金融资本,反复、仔细寻觅有潜在成长价值的上市或未上市的公司,通过长期持有、控制这些实业企业,帮助其长期提升价值,而企业经营则由专业人员打理。这种模式与德国家族长期控制、专业人士管理的模式不谋而合。”

  李先生明确表示:“中国的国企改革将向何处去?我认为,必须借鉴资本主义3.0的模式,让国家撤出大量国有企业的经营,同时,将这些撤出的资本投资于其他新的企业。未来的中国应该扶持一批家族专注于长期战略管控、职业经理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可以在资本层面入股这样的企业,但是不直接参与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通过这种模式,中国应该能产生出宝马这样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话说的,难道资本改变了嗜血的属性?华尔街不再追求快钱了?这样的“资本主义3.0是不是违反经济规律吗?我相信,即便一些投资人开始注重长期投资了,并不意味着追逐快钱的投资人从此消亡,更不意味着资本嗜血的属性从此改变。因此,所谓的“资本主义3.0”应当只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分支而已。实际上,巴菲特赚钱诀窍很符合李先生关于“资本主义3.0”的定义,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资本主义3.0”是什么时候到来的?不是新鲜玩意儿吧?

  实际上李先生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绕个大圈儿,讲了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故事,即“排放门”事件产生的原因在于大众集团的公司治理体制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不是家族型企业,所以急功近利,所以决策缺乏长远眼光,所以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佐证的例子是奔驰——一个散户大规模持股的公司,所以并购克莱斯勒的结果是失败。宝马是家族式企业,是有长远打算的,所以其“宝马并购Mini和劳斯莱斯的运作之高超、定位之精准,也令人赞叹……”。据此得出结论,家族式的企业是好的,是可持续的。现在,华尔街也转向了,进入了“资本主义3.0”时代,投资做长线成趋势了。所以,中国的国家投资也要投家族式的私企,更明确地说,是国家应如何向私有化方向发展。

  前面李先生的论据显然站不住脚,论据还自相矛盾,最终得出的结论能正确吗?当然,也许这篇文章是有人冒用李先生的名义发的?

  按照李先生的观点,如果国家从一汽、二汽、上汽等大国企撤出资本,结果可能是这些国企很快倒闭,至少他们都变成散户组成的、经理人打理的公司了。如果“排放门”事件是有国企特征的企业出问题的根源,怎么一汽、二汽、上汽……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雷诺也是国企,怎么也没玩急功近利的故事?投资吉利、长城、力帆……?用李先生例举的德国家族企业的标准衡量,目前国内所有的家族企业都算上,哪个家族企业的历史能够和德国家族企业的历史相比?哪个能确定是能够传代的家族企业?谁能保证他们的投资决定没有失误的时候?德国的家族企业和中国家的族企业之间,除了经营时间长短的差异外,最重要的差距在于工业文明的差距,在于文化基础的差距。

  中国有很多家族式的企业,为什么就不能传代?除了家庭教育外,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的经济环境是有关的。例如,投资房地产,很快就赚翻了。而做传统产业,干一辈子恐怕也不如在地产界干几年挣的钱多,所以何必坚持传统产业呢?中国近三十年受“笑贫不笑娼”的思想如祸水横流,这是导致中国家族企业难以传代的重要原因。有的私企老板在高利贷的诱惑下卖掉了工厂,参与到“地下钱庄”的行业之中,最终落得不得不“跑路”的下场。在这种经济和文化环境下,弄得制造业过早地向空心化方向发展,毁掉了重视实体工业经济的文化萌芽。德国有着浓重的工业文明基础,而中国刚刚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中国的工业文明尚未建立。因此,简单地用德国家族企业的视角审视和比对中国家族企业,并作为国有资本投资依据,这不危险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投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投私企不投国企,不是说私企一定好于国企的问题,难道家族性私企就没有倒闭的?国企改革的根本在于如何解决谁对企业资产负责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让国有资本撤出国企。因此,拿“排放门”事件教育政府投资家族性私企,在投资方面采取“民进国退”方针,这太简单了吧?“排放门”事件是个个案,说小了是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说大了是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的博弈问题,拿这个案子来警示国家资本的管理者,用以指导国有资本投资取向?应当不是既懂宏观经济又懂工业经济,甚至明察秋毫地关注汽车企业细节的大专家——李稻葵博士的主意吧?有人说,这是李先生给宝马写的软文。我绝不相信。

(责任编辑:杨昕艳)

精彩图片

“排放门”与国家投资借鉴何干?

2015-10-10 09:15 来源:选车网 管学军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