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跃御市:造车企业扎堆,共享汽车应吸取哪些教训?

2018年08月13日 06:5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面对共享汽车的潮流,新、老造车势力都不愿意被抛弃,扎堆入场。专家认为,这是企业为未来发展谋求的另一条路,无可厚非。但“若还是遵循共享单车的发展路径,依靠规模效应抢占市场份额,那就得注意防范资源浪费等问题再出现”。

  共享单车狂欢过后一地鸡毛,大量废弃的单车沦为无人管理的垃圾,许多城市出现了共享单车“坟场”。“单车坟场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制造单车需要钢铁、橡胶等各种原材料,如今成为一堆废铁,这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生产单车时需要人工成本,如今对其进行回收,还得付出搬运、维修、再利用的人力成本”。 

  上周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发表《跃跃御市:资本疯狂杀入,共享汽车会重蹈共享单车覆辙吗》后,受到一定关注,也引发业界内外对于共享汽车未来应该吸取共享单车哪些教训的议论。

 

共享汽车 王跃跃 摄 

  事实上,在共享单车企业崛起的这几年,众多陷入低谷的自行车制造厂也曾重获新生。“过去1000辆车的生产订单就是大单了,但共享单车一出手便是几万辆”,有报道称,在共享单车最为火爆的时候,以自行车为主要产业的天津武清区王庆坨镇,每天都有数千辆共享单车发往全国各地。

  然而,随着资本的退潮,共享单车疯狂扩张之势戛然而止,而自行车制造企业的生意也随之急转直下。2017年5月6日,上海凤凰(600679.SH)发布公告表示,“东峡大通(ofo运营方)或其关联公司在 12 个月内,向凤凰自行车提供总量不少于 500 万辆的采购计划”;一年后(2018年5月5日),上海凤凰再次发布公告称,“凤凰自行车共向东峡大通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各类自行车产品 186.16 万辆”,交付的完成率不足四成。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狂欢过后的一地鸡毛:不少共享单车企业因为资金链危机而倒闭,之后,大量废弃的单车沦为无人管理的垃圾;存活下来的企业,在面对回收费用比新车造价还高的故障车辆时,选择一弃了之,或是简单地交由回收公司处理;于是,许多城市出现了共享单车“坟场”。

  “单车坟场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关注、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30多年的资深汽车专家赵岩分析指出,“制造单车需要钢铁、橡胶等各种原材料,如今成为一堆废铁,这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生产单车时需要人工成本,如今对其进行回收,还得付出搬运、维修、再利用的人力成本”。

  采访中,有业内不具姓名的专家坦言,“‘共享’其实是一种模式,它的本质在于提高效率”。在他看来,共享单车“重资产”的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是“共享经济”都需要吸取的教训。

  聚焦共享汽车市场,目前正是风起云涌之时。面对这一格局尚未清晰的市场,各方势力纷纷入局跑马圈地,企图抢占先发优势。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共享汽车领域的注册企业约370家;另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止2018年中,全国注册的分时租赁企业已经超过400家。

  不过,未来的市场格局还将由汽车投放量来决定。为此,共享汽车企业纷纷发布投放计划。滴滴出行计划到2020年将投放100万辆电动车。而这巨大的投放量,则依靠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东风乘用车、东风悦达起亚、华泰汽车、江淮、吉利、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奇瑞、中国一汽、众泰新能源等12家造车企业的支撑。

  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传统汽车企业也积极在共享汽车市场布局。截止目前,包括一汽、上汽、北汽、长安、吉利、戴姆勒、宝马、福特、通用、捷豹路虎、丰田等近30家整车厂入驻共享出行领域。上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品牌——EVCARD,计划到2020年进入100个以上城市、投入30万辆新能源车。

  另外,在声势浩大的造车新势力中,也有不少企业发布了“共享出行业务”。今年4月,威马汽车与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合资公司,计划于三年内在海南全省投放2000辆新能源汽车,推动基于“旅游业务的共享出行服务”。

  面对共享汽车的潮流,新、老造车势力都不愿意被抛弃,扎堆入场。在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看来,这是企业为未来发展谋求的另一条路,无可厚非。但“若还是遵循共享单车的发展路径,依靠规模效应抢占市场份额,那就得注意防范资源浪费等问题再出现”,赵岩强调指出,“汽车的产业链比自行车要长的多,复杂的多;影响的范围也将会更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王跃跃)

  相关阅读:

  跃跃御市:资本疯狂杀入,共享汽车会重蹈共享单车覆辙吗

(责任编辑:郭跃)

精彩图片

跃跃御市:造车企业扎堆,共享汽车应吸取哪些教训?

2018-08-13 06:5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