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看一汽-大众缘何成长为行业标杆(上)

2018年10月31日 07:3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一个合资企业典范是怎样炼成的

  ——一汽-大众五大基地巡礼

  【综述】看一汽-大众缘何成长为行业标杆(上)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的松辽平原腹地上,有着“北国春城”美誉的长春,或许还是一片银装素裹;3千公里外的佛山,早已沐浴在亚热带温暖的季风中,积极扮演着“珠三角”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的青岛,向西2千公里外的 “天府之国”—成都,同样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和充实;而“京津冀”协同大发展的重要“主角”—天津,用它的传统和热情,拥抱四方来客,不断焕发着崭新的活力。

  五个城市,五个地理坐标,因为一个企业,有了牵引和互联;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因为一汽-大众的“落子”布局,谱写了汽车合资企业新的篇章。

  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新时代元年”之际,通过“一汽-大众五大基地巡礼”,深度剖析一汽-大众是如何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整个行业发展、上下游体系成长,以及所在地区经济提升、促进就业等发挥其行业“排头兵”的引领作用。

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建成投产

  筚路蓝缕 从“原点时代”到枝繁叶茂

  8月30日晚,随着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在天津滨海新区建成投产,标志着一汽-大众全国五大基地战略格局的正式确立。作为基地中最“年轻”的一个,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于2016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到项目建成仅用时23个月,再次刷新该企业的建厂记录。

  27年前的2月6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第二年,一汽-大众第一辆大众品牌车型——捷达轿车正式下线,并由此开启了这一车坛“常青树”的不老神话。

  正如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刘亦功在华北基地落成仪式上的深情回顾:作为一汽-大众的一名老员工,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时刻都很激动。回想20多年前,也就是1992年到一汽-大众,那个时候一汽-大众还属于“边建设、边生产”,发展到1996年7月份的时候,当时长春轿车一厂正式投产,一汽-大众全面的欢欣雀跃,激动落泪的场景,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亦功

  追忆往昔,不难发现,历时27载,一汽-大众从当初的一个品牌、一款产品、一条生产线发展到如今“遍地开花”,这其中充满了砥砺、加速和跨越的发展进程,集中体现和代表了中国汽车产业最近30年的发展轨迹。

  上世纪90年代,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进入“战国时代”,以通用、福特为代表的美系车企如日中天,日系领头羊丰田早已抢滩北美市场,并在东南亚各地开枝散叶;相比之下,大众集团在北美遭遇了“滑铁卢”,亟需在亚洲寻找新的支点,以应对“老将新兵”的围攻;更为重要的是,旗下奥迪品牌,如何在高档车领域突出重围,晋级一线,都是战略思考的重点。

  1996年5月20日,一汽-大众第一辆奥迪品牌车型——奥迪200轿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国内汽车市场首个高档车品牌正式国产,并在随后的30年里,始终引领着高档车行业的发展。

  到2004年1月7日,一汽-大众在轿车一厂总装车间举行第100万辆轿车下线仪式。这也是一汽-大众第一个“100万辆”时刻,前后花费了12年零7个月的时间;到2007年7月13日,一汽-大众在轿车二厂总装车间举行第200万辆轿车下线庆典仪式时,其第二个“100万辆”时刻只用了2年零6个月的时间。到2011年,一汽-大众已经实现年产百万辆的体系能力,这样的发展速度,绝对称得上是“跨越式”。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前董事长耿昭杰与德国大众前董事长哈恩博士跨世纪握手

  更为让人感动的是,2016年是一汽-大众成立25周年之际,在“感恩之夜”庆典活动上,一汽-大众两位“创始人”——81岁高龄的前一汽厂长耿昭杰和90岁高龄的大众集团前掌门人哈恩博士,在跨世纪之后再次握手。如此有温度、有历史感的画面,诠释了25年来中德双方良好的合作,也是一汽-大众不断发展奋斗的最好见证。

  强身健体 从制造向“智造”砥砺前行

  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建成投产仪式上,一幕让人难忘而动容的时刻仍然历历在目:来自全国五大基地的员工代表在掌声中登台,用美好和热情诠释了全体一汽-大众人的共同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汽-大众五大基地

  以1991年的长春基地为起点,一汽-大众发展到现在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五大基地,4万多名中外方员工,不同思想、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一汽-大众学习、进取、合作、创新的企业文化,更把精益生产和品质制造的理念,带到了全国各地。

  27年前,一汽-大众诞生于长春,以独特的“边生产、边建设”模式,历时四年多,到1996年7月长春轿车一厂正式投产时,一汽-大众长春一厂得以全面建成,成为长春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现代化生产的范例。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汽-大众的生产基石,它开启了日后全国五大基地的宏伟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振兴东北”国家战略的深入,一汽-大众作为长春老工业基地的杰出典范,愈加焕发青春,在工业4.0的时代洪流中,率先开启工厂升级和创新,并建成了“奥迪Q工厂”这一标杆杰作。于今年3月份正式投产的奥迪Q工厂,主要用于生产全新奥迪Q5L及其衍生车型,每年生产整车15万辆、提供工业产值近1600亿元,近300亿元的税收。它不仅是大众在全球最先进、最环保的工厂,更是从“制造”到“智造”的最新代表。

2018年3月份,奥迪Q工厂正式投产

  一汽-大众质保部相关人士表示,能够有幸亲历每一个全新基地的投产,见证每一辆品质过硬的产品下线,既要感谢这个时代,更要致敬一汽-大众的品质精神。“9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我就扎根在一汽-大众,这几年来,我们的基地布局速度非常快,大家戏称为‘上山(成都)、下乡(佛山)和入海(青岛、天津)’,颇有一种时代烙印。”

  的确如此,“走出”长春的一汽-大众,第一站选择了“入蜀”。无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将近10年的耕耘中,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秉承“创价值经典汽车,促人车社会和谐”的企业价值理念,按照德国大众公司严谨的质量、工艺、技术标准,将一汽-大众公司20余年积淀的体系能力在成都完美复制,填补了四川轿车工业大规模、高品质生产的空白,见证了四川轿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快速发展的传奇。截至2018年7月,成都分公司已累计实现整车生产超过360万辆,实现产值超过3000亿元。

  除了“复制”,一汽-大众还积极推进“创新”,佛山华南基地以其柔性化的生产平台,兼具大众和奥迪两个品牌车型,打造“全球标杆工厂”而举世闻名。依托珠江三角洲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一汽-大众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它既是一汽-大众位居华南的桥头堡,更是全国布局的重要支点,为地方汽车产业升级和经济方式转换贡献积极的力量。

(责任编辑:郭跃)

精彩图片

【综述】看一汽-大众缘何成长为行业标杆(上)

2018-10-31 07:3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