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汽车频道 > 滚动更新 > 正文
中经搜索

消费者呼声:纳智捷一走了之,留下一地鸡毛让车主买单

2021年03月18日 07: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郭跃   

  一位四川的纳智捷优6消费者表示,“刚买车半年,四川乐山的4s店直接倒闭了,买车时候送的5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也就作废。”

  一位安徽的车主更加尴尬,“自己的车行驶了2.7万公里,两周内出现了3次自动熄火,但所在的安徽芜湖,纳智捷4S店已经倒闭,所以无法到店检测。”

  更令一位河南车主啼笑皆非的是,“自己的车已提,还没拿‘登记证书’,但4S店倒闭了,现在车成黑车了。”

  在今年“3·15”来临之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推出《消费者呼声》专题,聚焦停产(或几乎停产)品牌和车型的维修保养遭遇,以期反映车主维修无果、投诉无门的窘境,并借此给消费者提个醒:与普通快消品不同,汽车是高价值、低频次的大宗耐消品,其产品质量和使用周期不仅关系到后期的维护成本,更关乎消费者个人和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什么样的车能买,什么样的车不能买,大家还是“长点儿心吧”!

  “2020年3月,纳智捷在吉林省仅剩的一家4S店关闭,家人的车还有N次免费保养,而且还在4S店活动中买了产品放在店里没有用,车辆保养也已经超时没法做”,有车主在纳智捷车友论坛中如此抱怨。

  从2016年起,陆续有来自云南、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天津、沈阳、新疆、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车主反映,当地的纳智捷生活馆(4S店)已倒闭。

  2017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北京汽车市场时发现,纳智捷4S店已“无踪影”,当时还了解到京津冀三地都已无纳智捷4S店。根据纳智捷官网显示,北京目前还有一家4S店。日前,记者尝试拨打北京这家“仅存”的纳智捷4S店的电话,可手机那边传来“您拨打号码的是空号”的提示。“上海的纳智捷4S店都没有了”,有消费者在2020年6月发帖表示,“说走就走,车主怎么办?”

  纳智捷“开场”博得满堂彩,销量在2015年直窜至顶峰的60315辆;此后便迅速衰落,到2020年,其销量已不足千辆。2020年11月13日,纳智捷的母公司——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被诉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有分析认为,“纳智捷品牌或将就此退出大陆市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直言,“纳智捷逐渐‘小众’是因为自身战略、产品、技术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而消费者购买这样的‘小众’品牌产品将会面临更多风险。”

  事实表明,纳智捷经营不善,“一走了之”;留下一地鸡毛,果然还是由消费者买单。一位四川的纳智捷优6消费者表示,“刚买车半年,四川乐山的4s店直接倒闭了,买车时候送的5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也就作废。”

  一位浙江的消费者讲述,“本来做个保养,来回十多公里,现在4S店倒闭了,我要到其他城市去做保养,来回两百多公里,厂家叫我们怎么办?说实在的,保养倒是还好,万一我们车子在路上抛锚或者什么零件坏了,让我们维修怎么办?”

  这位消费者的担忧不幸地发生在一位安徽的车主身上,“自己的车行驶了2.7万公里,两周内出现了3次自动熄火,但所在的安徽芜湖,纳智捷4S店已经倒闭,所以无法到店检测。”

  其实,跨省保养、维修无门的遭遇在纳智捷论坛中比比皆是。消费者在抱怨之余,只能自寻出路。论坛中很多车主表示,维修、保养只能去路边小店或者专门做维修保养的连锁店了。

  对于车辆的维修保养,车主自己动手尚能对付,可对于由厂家发起的召回工作,就只能望之兴叹。2018年10月,纳智捷曾发布一则涉及145402辆问题汽车的召回公告。论坛中就有车主表示,“召回都没人通知了”。

  更令一位河南车主啼笑皆非的是,“自己的车已提,还没拿‘登记证书’,但4S店倒闭了,现在车成黑车了。”

  名存实亡的纳智捷,让消费者在用车时遭遇种种困难,轻则4S店承诺的免费保养等优惠打了水漂,重则车辆遭遇严重故障却无处维修,更有甚者,自己从正规4S店买的车最后成了“黑户”。有好心的纳智捷车主以亲身经历,“奉劝各位想买车的朋友理性选车。售后很重要,4S店倒闭频繁的品牌真的不建议购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郭跃)

  相关阅读:

  销售低迷、纷纷撤店 纳智捷站在退市边缘

  消费者呼声:维修保养麻烦不断 DS车主“太难了”

  消费者呼声:众泰质量严重堪忧,千万别买“样子货”

  消费者呼声:铃木经销商退网、转品牌,售后服务沦为摆设

(责任编辑:陈梦宇)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消费者呼声:纳智捷一走了之,留下一地鸡毛让车主买单

2021-03-18 07: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郭跃

  一位四川的纳智捷优6消费者表示,“刚买车半年,四川乐山的4s店直接倒闭了,买车时候送的5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也就作废。”

  一位安徽的车主更加尴尬,“自己的车行驶了2.7万公里,两周内出现了3次自动熄火,但所在的安徽芜湖,纳智捷4S店已经倒闭,所以无法到店检测。”

  更令一位河南车主啼笑皆非的是,“自己的车已提,还没拿‘登记证书’,但4S店倒闭了,现在车成黑车了。”

  在今年“3·15”来临之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推出《消费者呼声》专题,聚焦停产(或几乎停产)品牌和车型的维修保养遭遇,以期反映车主维修无果、投诉无门的窘境,并借此给消费者提个醒:与普通快消品不同,汽车是高价值、低频次的大宗耐消品,其产品质量和使用周期不仅关系到后期的维护成本,更关乎消费者个人和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什么样的车能买,什么样的车不能买,大家还是“长点儿心吧”!

  “2020年3月,纳智捷在吉林省仅剩的一家4S店关闭,家人的车还有N次免费保养,而且还在4S店活动中买了产品放在店里没有用,车辆保养也已经超时没法做”,有车主在纳智捷车友论坛中如此抱怨。

  从2016年起,陆续有来自云南、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天津、沈阳、新疆、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车主反映,当地的纳智捷生活馆(4S店)已倒闭。

  2017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北京汽车市场时发现,纳智捷4S店已“无踪影”,当时还了解到京津冀三地都已无纳智捷4S店。根据纳智捷官网显示,北京目前还有一家4S店。日前,记者尝试拨打北京这家“仅存”的纳智捷4S店的电话,可手机那边传来“您拨打号码的是空号”的提示。“上海的纳智捷4S店都没有了”,有消费者在2020年6月发帖表示,“说走就走,车主怎么办?”

  纳智捷“开场”博得满堂彩,销量在2015年直窜至顶峰的60315辆;此后便迅速衰落,到2020年,其销量已不足千辆。2020年11月13日,纳智捷的母公司——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被诉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有分析认为,“纳智捷品牌或将就此退出大陆市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直言,“纳智捷逐渐‘小众’是因为自身战略、产品、技术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而消费者购买这样的‘小众’品牌产品将会面临更多风险。”

  事实表明,纳智捷经营不善,“一走了之”;留下一地鸡毛,果然还是由消费者买单。一位四川的纳智捷优6消费者表示,“刚买车半年,四川乐山的4s店直接倒闭了,买车时候送的5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也就作废。”

  一位浙江的消费者讲述,“本来做个保养,来回十多公里,现在4S店倒闭了,我要到其他城市去做保养,来回两百多公里,厂家叫我们怎么办?说实在的,保养倒是还好,万一我们车子在路上抛锚或者什么零件坏了,让我们维修怎么办?”

  这位消费者的担忧不幸地发生在一位安徽的车主身上,“自己的车行驶了2.7万公里,两周内出现了3次自动熄火,但所在的安徽芜湖,纳智捷4S店已经倒闭,所以无法到店检测。”

  其实,跨省保养、维修无门的遭遇在纳智捷论坛中比比皆是。消费者在抱怨之余,只能自寻出路。论坛中很多车主表示,维修、保养只能去路边小店或者专门做维修保养的连锁店了。

  对于车辆的维修保养,车主自己动手尚能对付,可对于由厂家发起的召回工作,就只能望之兴叹。2018年10月,纳智捷曾发布一则涉及145402辆问题汽车的召回公告。论坛中就有车主表示,“召回都没人通知了”。

  更令一位河南车主啼笑皆非的是,“自己的车已提,还没拿‘登记证书’,但4S店倒闭了,现在车成黑车了。”

  名存实亡的纳智捷,让消费者在用车时遭遇种种困难,轻则4S店承诺的免费保养等优惠打了水漂,重则车辆遭遇严重故障却无处维修,更有甚者,自己从正规4S店买的车最后成了“黑户”。有好心的纳智捷车主以亲身经历,“奉劝各位想买车的朋友理性选车。售后很重要,4S店倒闭频繁的品牌真的不建议购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郭跃)

  相关阅读:

  销售低迷、纷纷撤店 纳智捷站在退市边缘

  消费者呼声:维修保养麻烦不断 DS车主“太难了”

  消费者呼声:众泰质量严重堪忧,千万别买“样子货”

  消费者呼声:铃木经销商退网、转品牌,售后服务沦为摆设

(责任编辑:陈梦宇)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