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钻石切割”一代产品开始,凯迪拉克在高档车品牌中就成为了极具个性的存在;随着全新一代车型CT、XT系列的部署完毕,凯迪拉克再次诠释了对“新美式豪华”的理解。其中,“后驱天团”CT系列不仅阵容强大,且每位成员都“身手不凡”。贵为旗舰的CT6“奋勇当先”成为CT系列的开创者;紧接而至的CT5则依靠全面的平衡性,成为矩阵的销量中坚。

而最“年轻”、也是“块头”最小的CT4,则立志将后驱车的驾驶乐趣更纯粹地传导给消费者。日前,中国经济网记者就陷入到了凯迪拉克CT4的乐趣当中。

首先关注CT4的外观,虽然已经“软化”了钻石切割般咄咄逼人的设计,但引擎盖上的“青筋暴起”、“夸张”的前后闪电灯组、18英寸曜黑铝合金轮毂、动感十足的小鸭尾等元素,依然让其与油腻“绝缘”。同时,虽然在整体设计上与“孪生兄弟”CT5几乎如出一辙,但更紧凑的尺寸让其更加“跳脱”,如果CT5是一位“肌肉猛男”,那CT4就犹如身手矫健的年轻运动员。

进入车内,“熟悉的配方”虽无惊喜,但“套娃”式的内饰设计也是时下主流,况且凯迪拉克的内饰风格本就“自成一派”、可圈可点。8英寸悬浮式中控触摸屏尺寸适中,不会“喧宾夺主”;同时,不花哨的操作UI、极为顺滑的触控反应,以及向驾驶座适度倾斜的设计,使得每一次触控都“顺其自然”。

还令记者印象深刻的则是Moli真皮座椅,不仅视觉“出挑”,坐上之后“贴地”的坐姿和完全的包裹性更是瞬间激发了记者的驾驶欲望,而厚实的座椅又提供了恰到好处的舒适性;但不足的是,中控台上几乎毫无设计感可言的机械档杆显得过于敷衍,与整体格格不入,同时,CT4也是CT系列中唯一没有配备电子档杆的车型。

如果对于外表的评判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大抵少有人会质疑凯迪拉克CT4“有趣的灵魂”。首先,在CT4的价格区间,后驱车型本就凤毛麟角,CT4几乎没有直接竞争对手;同时,后驱系统也绝不仅是CT4抛出的噱头那么简单。

虽然没有CT5上Brembo四活塞运动卡钳、米其林PS4S街道轮胎、MRC主动电磁悬挂等“猛料”加持,但2.0T+后驱+8AT变速箱的搭配,也足以让更紧凑的CT4获得出色的运动特性。实际体验中,CT4的动力表现非常“沉稳”,纵使百公里加速仅需6.9秒,但在“理智”的油门调校以及出色的NVH“掩护”下,CT4的起步毫不“暴躁”;但随着速度的不断提升,其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动力。

还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油门一脚踩到底,还会触发车辆的“性能换挡”模式,此时车辆制动时发动机仍会保持较高转速,时刻准备着再次“爆发”。但美中不足的是,CT4的换挡拨片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延迟,比较影响体验。

真正的运动特性,更离不开精准、适度的转向,CT4也没令记者失望。在舒适模式下,车辆的转向力度明显轻松,但也并不轻飘;而在运动模式下,则是完全的紧致有力,加之本就“活跃”的后驱系统和50:50前后配比,每一次“攻弯”都令人“上头”。(图/文 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