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速览】重磅车型同场竞技 B级车市场风起云涌

2022-03-25 07: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张懿

  B级车(中高级车)作为各自品牌的销量担当,在全年争冠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此,各大车企纷纷将领先科技、前瞻技术等研究成果倾注于B级车上,这也让该细分市场最具竞争力。3月,B级车迎来了一波“新车雨”。其中,长安福特推出的新一代蒙迪欧,肩负自身重回销量巅峰重任;全新林肯Z正式上市,成为林肯实现销量突破新“王牌”;历经8年“缝缝补补”的英菲尼迪Q50L,再次迎来年度改款;“增配降价”的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又能否迎来销量提升?

  时隔9年终换新 长安福特推出新一代蒙迪欧

  3月18日,福特轿车旗舰——长安福特新一代蒙迪欧在“长安福特春季新品秀”上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发布4款车型,预售价为15.98万-21.98万元。

新一代蒙迪欧 截取自线上发布会

  外观方面,其承袭福特“势能美学”全新家族设计语言,同时充分汲取中国用户对创新、科技感和设计的需求,用创新重塑经典;全系搭载2.0T+8AT动力总成,百公里加速仅需6.5秒;新车与福特纯电车型共享全新电子电气平台——福特FNV智能互联全网架构,不仅具备了电车级的智能座舱和智慧驾驶能力,更拥有整车全域OTA能力。

  回望2013年,第四代蒙迪欧上市,新车以“独特”的运动、年轻化“席卷”合资B级车市场,单月销量屡屡破万辆。然而2018年以后,蒙迪欧逐渐进入下滑区间,销量持续走低。随后几年虽然销量有小幅提升,但始终“徘徊”在细分市场的“尾部梯队”。时隔9年终换新,新一代蒙迪欧能否重回销量巅峰,让我们拭目以待。

  完善家族矩阵 全新林肯Z成为新“王牌”

  日前,全新林肯Z于正式上市,共推出七款车型,售价25.28万-34.08万元,这一价格区间与同在高档B级车市场的凯迪拉克CT5、沃尔沃S60等车型均有较大幅度的重叠。

  外观上,林肯Z极富未来感,视觉张力极强,呈现出美轮美奂、领先时代的设计语言;配置12.3英寸+27英寸超大尺寸贯穿式全景屏,总长达1.1,不仅支持高清分辨率和多点触控,更能实现完整或独立分屏内容显示;全系标配2.0T高功率发动机,搭配高效8速自动变速箱,能够迸发出246马力与376牛·米最大扭矩的澎湃动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6.8秒。

  继成功打造冒险家,助力林肯品牌“重回”公众视野之后,全新林肯Z无疑成为林肯实现销量新突破的另一张“王牌”。林肯全球总裁樊兆怡(Joy Falotico)表示:“我们在中国市场所推行的本土化制造及轿车产品战略,将会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产品需求,展现林肯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缝缝补补”又8年 英菲尼迪Q50L 何去何从

  日前,新英菲尼迪Q50L(2022款)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配置车型,价格区间为26.48万-38.98万元。

  作为年度改款,新车的外观、内饰与2021款基本保持一致,但“精简”了车型,取消了现款车型中的“豪华版”;搭载2.0T+7AT动力组合,最大功率211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新增Apple CarPlay、百度CarLife ,同时还升级了INFINITI InTouch智能互联系统。

  2014年四季度,英菲尼迪开启了Q50L车型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然而8年过去了,除了年度改款,英菲尼迪再未给过消费者更多惊喜。品牌小众、换代时间长……Q50L在高档B级车市场始终难有起色。2020年全年,Q50L销量仅为8979辆,尚不及BBA(奔驰、宝马、奥迪)平均月度销量,到了2021年,其全年销量更是滑落至2644辆。进入2022年,现款车型已历经了8年的“缝缝补补”,英菲尼迪Q50L 将何去何从?

  增配降价 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正式上市

  3月11日,2022款雪铁龙C6共创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21.68万元,全国统一直售价为16.47万元,有碳晶黑、珠光白两种车身颜色可选。

  2022款C6共创版新增全LED大灯、LED前雾灯带弯道辅助照明功能、前驻车雷达与前后贯穿式双侧气帘以及副驾8向电动座椅众多智能便捷、安全配置;延续搭载400THP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55千瓦,峰值扭矩300牛·米,百公里综合油耗6.4升,匹配爱信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从售价和配置上来讲,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在B级车市场可谓十分“能打”,除了与消费者“共创”,“直售”模式,也让价格更加透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6自上市以来销量表现都不理想,恐怕都难以称得上是及格,全新的模式之下,C6能否联手C5 X助力法系车翻盘,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懿)

  相关阅读:

  【新车速览】收官2021,车市再掀新能源车“上新”潮

(责任编辑:陈梦宇)

查看余下全文
当前位置     汽车频道 > 滚动更新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车速览】重磅车型同场竞技 B级车市场风起云涌

2022年03月25日 07: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张懿   

  B级车(中高级车)作为各自品牌的销量担当,在全年争冠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此,各大车企纷纷将领先科技、前瞻技术等研究成果倾注于B级车上,这也让该细分市场最具竞争力。3月,B级车迎来了一波“新车雨”。其中,长安福特推出的新一代蒙迪欧,肩负自身重回销量巅峰重任;全新林肯Z正式上市,成为林肯实现销量突破新“王牌”;历经8年“缝缝补补”的英菲尼迪Q50L,再次迎来年度改款;“增配降价”的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又能否迎来销量提升?

  时隔9年终换新 长安福特推出新一代蒙迪欧

  3月18日,福特轿车旗舰——长安福特新一代蒙迪欧在“长安福特春季新品秀”上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发布4款车型,预售价为15.98万-21.98万元。

新一代蒙迪欧 截取自线上发布会

  外观方面,其承袭福特“势能美学”全新家族设计语言,同时充分汲取中国用户对创新、科技感和设计的需求,用创新重塑经典;全系搭载2.0T+8AT动力总成,百公里加速仅需6.5秒;新车与福特纯电车型共享全新电子电气平台——福特FNV智能互联全网架构,不仅具备了电车级的智能座舱和智慧驾驶能力,更拥有整车全域OTA能力。

  回望2013年,第四代蒙迪欧上市,新车以“独特”的运动、年轻化“席卷”合资B级车市场,单月销量屡屡破万辆。然而2018年以后,蒙迪欧逐渐进入下滑区间,销量持续走低。随后几年虽然销量有小幅提升,但始终“徘徊”在细分市场的“尾部梯队”。时隔9年终换新,新一代蒙迪欧能否重回销量巅峰,让我们拭目以待。

  完善家族矩阵 全新林肯Z成为新“王牌”

  日前,全新林肯Z于正式上市,共推出七款车型,售价25.28万-34.08万元,这一价格区间与同在高档B级车市场的凯迪拉克CT5、沃尔沃S60等车型均有较大幅度的重叠。

  外观上,林肯Z极富未来感,视觉张力极强,呈现出美轮美奂、领先时代的设计语言;配置12.3英寸+27英寸超大尺寸贯穿式全景屏,总长达1.1,不仅支持高清分辨率和多点触控,更能实现完整或独立分屏内容显示;全系标配2.0T高功率发动机,搭配高效8速自动变速箱,能够迸发出246马力与376牛·米最大扭矩的澎湃动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6.8秒。

  继成功打造冒险家,助力林肯品牌“重回”公众视野之后,全新林肯Z无疑成为林肯实现销量新突破的另一张“王牌”。林肯全球总裁樊兆怡(Joy Falotico)表示:“我们在中国市场所推行的本土化制造及轿车产品战略,将会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产品需求,展现林肯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缝缝补补”又8年 英菲尼迪Q50L 何去何从

  日前,新英菲尼迪Q50L(2022款)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配置车型,价格区间为26.48万-38.98万元。

  作为年度改款,新车的外观、内饰与2021款基本保持一致,但“精简”了车型,取消了现款车型中的“豪华版”;搭载2.0T+7AT动力组合,最大功率211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新增Apple CarPlay、百度CarLife ,同时还升级了INFINITI InTouch智能互联系统。

  2014年四季度,英菲尼迪开启了Q50L车型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然而8年过去了,除了年度改款,英菲尼迪再未给过消费者更多惊喜。品牌小众、换代时间长……Q50L在高档B级车市场始终难有起色。2020年全年,Q50L销量仅为8979辆,尚不及BBA(奔驰、宝马、奥迪)平均月度销量,到了2021年,其全年销量更是滑落至2644辆。进入2022年,现款车型已历经了8年的“缝缝补补”,英菲尼迪Q50L 将何去何从?

  增配降价 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正式上市

  3月11日,2022款雪铁龙C6共创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21.68万元,全国统一直售价为16.47万元,有碳晶黑、珠光白两种车身颜色可选。

  2022款C6共创版新增全LED大灯、LED前雾灯带弯道辅助照明功能、前驻车雷达与前后贯穿式双侧气帘以及副驾8向电动座椅众多智能便捷、安全配置;延续搭载400THP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55千瓦,峰值扭矩300牛·米,百公里综合油耗6.4升,匹配爱信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从售价和配置上来讲,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在B级车市场可谓十分“能打”,除了与消费者“共创”,“直售”模式,也让价格更加透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6自上市以来销量表现都不理想,恐怕都难以称得上是及格,全新的模式之下,C6能否联手C5 X助力法系车翻盘,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懿)

  相关阅读:

  【新车速览】收官2021,车市再掀新能源车“上新”潮

(责任编辑:陈梦宇)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