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紧守中国掘金地 后合资时代有多远?

2009年04月28日 09: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上海4月27日讯(李雨思)在上海车展上,国内汽车企业大秀自主品牌,新车型、新技术、概念车层出不穷,在自主品牌的步步紧逼下,合资车企正在想尽办法守住中国这块掘金地,从单纯自主研发产品到推出合资的自主品牌,这似乎正昭示着“后合资时代”的来临。

    发力中低端市场

    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可以看出,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本土车企开始冲击高端领域,直捣合资企业的传统领域,但另一方面合资车企也正在逐步向中低端下移,挤压本土车企的市场。现在小型车不再是自主品牌的专属领域,奔驰、宝马、大众等国际大牌开始加入,合资品牌更将小型车视为新的战场,在本届车展上,东风雪铁龙的C2、东风标致的207、广州丰田的雅力士、马自达2、斯柯达晶锐等等车型引起了极大关注。

    在占市场比例最大的经济型车,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凭借热销车的低配车型与自主品牌抢地盘。上海车展上,除了经济型车老将一汽-大众的捷达外,丰田EX花冠、新威驰、本田新飞度等车型均在10万元以下,上海大众的朗逸低配车型、POLO劲取价格也都不高,还有东风雪铁龙的新爱丽舍、东风标致的307、北京现代的伊兰特、东风悦达起亚的赛拉图等值得关注。

    自主品牌产品前两年靠中低端车发展起来,并在中低端车市场锋芒毕露,正是在此背景下,合资品牌调整了发展思路,开始下移产品线,争夺中低端车市场,较低的价格诱惑加上品牌优势对自主品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曾表示,目前感觉最大的困难就是合资品牌产品线下移与自主品牌产品重叠。随着自主品牌的强大,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向相互领域的渗透仍将继续深化,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合资企业的自主化冲动

    在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市场独放异彩,国际汽车业巨头对块宝地更显得难舍难弃,合资企业不止是在产品设计上越来越中国了。

    20年的汽车合资路也是合资力争自主的路,从2007年开始,“技术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产品”等字眼成为合资企业的流行语,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等成为先行者,上海大众的朗逸和新帕萨特曾取得了市场的成功,现在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新领驭,该车在今年年底就会投放市场进行销售。

    而在有16年合资经历的北京现代今年也首次展出了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BT01,向自主研发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这是基于索纳塔平台开发的一款车型,将于今年年底上市。

    最引人瞩目的是合资车企开始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广州本田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广本在去年北京车展上推出了自主品牌“理念”,并展示了首款概念车。此次上海车展又展出了一款“理念”敞篷概念跑车,有几分神似保时捷。据了解,目前这款车正在推进其生产和上市计划,最快可能明年上市。

    后合资时代还有多远?

    如果说自主研发是“前合资时代”,那么自主品牌的推出无疑昭示着“后合资时代”的来临。现在仅广本一家孤军奋战,真正迈入“后合资时代”还有多远?

    穷则思变,竞争的日趋激烈是合资企业求变的主因。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表示,中国市场有足够庞大的量,正在吸引合资企业把他们的所有资源包括新的技术向中国倾斜。

    国家倡导自主品牌包括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一旦跻身“自主品牌”行列就能享受大量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中国早已不满深陷“拿市场换技术”的泥潭,大大小小出台了很多政策要发展自主品牌,在最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提出实施自主品牌战略。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表示,本身企业发展也有这样的需要,因为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自己企业品牌下的产品,这样才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而现在摆在合资企业面前的问题是自主品牌是否能被消费者接受。“肯定有竞争,竞争压力也会非常大,但我们有信心把我们的理念品牌做好。”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对此很有信心,他认为广州本田是在十年当中创造了在业界的第一合资企业自主品牌轿车,并且拥有自己独立的车标。同时外方股东在技术上、在研发上在世界汽车行业里面是处于领先的地位。不过,本土品牌必然比外资品牌价格低已经成为消费者习惯,而且在现有品牌依然赚钱的情况下,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依然缺乏内动力。

    另外,“自主品牌”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相关政策法规界定,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怪胎,这对唯法律是从的外资方来讲无疑是一个心理障碍,身份问题将极大影响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曹元水)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