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三包”政策带给中国车市长远福利

2013年01月22日 14:54   来源:中国质量报    

  就像一个新年礼物,《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出台,让广大消费者获得了一个突然惊喜。汽车“三包”政策酝酿已久,如今一朝问世,其所带来的惊喜当然不只属于消费者,对于整个中国车市而言,“三包”政策带来的将会是更为长远的福利。

  我国已经连续4年实现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在快速迈入汽车社会的同时,如何大幅提升汽车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使之与汽车大国形象相符,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可谓顺时应势。汽车“三包”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该政策所指的相关企业之责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产品和服务质量而展开的。“责任”二字在法规中被强调和突出,就会形成一种压力,迫使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不断提高汽车产品质量,端正服务态度。事实已经证明,越是能够不断完善法律和政策规定,对汽车行业健康发展越是有利。而汽车“三包”政策一旦实施,其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质量提高和技术进步的积极推进作用,不言而喻。

  汽车“三包”政策对车企责任义务的倒逼,并非一时一事,而是长久性的和全方位的,长此以往,那颗因长期缺少浇灌滋养的诚信种子或可生根发芽。而市场诚信呈露,才是车市最大的福利。我们知道,诚信是社会公德之本,市场秩序之基,也是企业发展之魂。然而,中国汽车市场这些年超高速发展,汽车企业们光顾着捞钱快跑,灵魂都跟不上了。汽车产品领域的投诉日益增多,消费者权益受损严重,怨声载道,中国车市都快要迷失了。现在,“三包”政策出台,仿佛一记棒喝,或可令奔跑的车企们放慢脚步,等一等被它们落下的自己的灵魂。事实上,诚信并非难事,而“三包”政策的要求也不算太高。从“三包”规定的一些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所规定的企业责任和义务,其实只不过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本应做到的最起码东西。因此,对于“三包”规定这根“最低红线”,不管是汽车生产商、销售商还是维修商,坚决做到不触不越,乃最基本之法定责任义务,要紧的还得做到“线上”提升,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自觉把诚信做到位。毕竟,企业诚信是比产品更为根本的东西。企业没有灵魂,就是市场的行尸走肉。

  不可否认,汽车“三包”规定并非已经完全成熟的政策,正如有学者所言,“力度有所不足,且留有部分后期政策执行难达预期的隐忧”,但在我国政策制定兼顾行业发展及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该“三包”政策已经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表示:“‘三包’规定的出台弥补了我国汽车消费软环境的一大空白,并由此正式迈开了完善汽车消费软环境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我国构建更加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环境。”此“软环境”一说,非常接近本文“长远福利”的关切。可以相信,随着包括“三包”规定在内的汽车消费政策的实施,汽车金融、保险理赔等其他软环境建设也会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车市福利自然也会在不断完善的软环境建设中得到实质性提高。

  对汽车“三包”规定的长远福利期待当然也是有限度的,毕竟它只是一部有待完善的部门法规。而且,人们普遍关心的鉴定、执行等问题,也会成为对“三包”政策最终实效的挑战。不过,“三包”政策出台本身已经具有足够重大的积极意义,其正价值和正能量也必定会随着政策的正式实施逐渐体现、逐渐放大,而作为车市福利的开始,它已经为人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未来长远福利的大门。  □ 胡立彪

(责任编辑:王思翔)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