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首届展会成功举办至今,北京国际车展已经走过了30年,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同样,北京国际车展亦亲历品牌更迭、车市沉浮。基于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特推出“十一见闻系列”,从新势力、传统新势力(传统车企中的新晋品牌)与传统自主品牌缺席2020北京车展为切入进行探讨。
文章导读:
十一见闻:"理想"何时实现 爱驰能"驰"多远?
回望2018年的北京车展,迎来“交付元年”的“新势力们”纷纷将此作为“主战场”,蔚来、威马、奇点、爱驰、前途、云度等一批“造车新势力”首次亮相,引发了一波声量。然而2020年,在经历了市场下行与疫情冲击的“双重洗礼”,节能补贴退坡的“正面打击”之后,继续留在展台上的“新势力”却屈指可数;缺席年度唯一顶级车展,这些“新势力们”是“资金短缺”,亦或是预示即将“黯然退场”?
十一见闻:拖欠工资、低质低价 传统新势力状况堪忧
拖欠工资、低质低价、破产重整……缺席本届北京车展的汉腾、斯威、幻速等传统新势力车企,各自经营状况可谓是一言难尽。正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所言: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将是世界上最激烈最残酷的市场,依靠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赚钱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那些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进入汽车市场竞争的企业正在或已经被淘汰。
十一见闻:债务缠身,负重前行 华晨、海马极力自救
对于曾一度辉煌的“老将”,无论是华晨还是海马,造成其目前窘境的最根本问题,还是自主研发能力的羸弱与核心技术的缺失。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无疑将更为激烈,多位业内专家都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优胜劣汰将表现得淋漓尽致。精简架构的华晨和新伙伴加盟的海马能否“峰回路转”,重回主流车企赛道?机会,或许只有一次。
(责任编辑:张羽)
王跃跃
郭涛
郭跃
姜智文
张懿
陈梦宇
龚磊
马瀚明
报道组
欢迎投稿汽车行业各类文章,相关稿件请发至:car@ce.cn。
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