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车市遭遇“新常态”下的低迷,但是大众对于中国每年40亿欧元的投资承诺,并不会发生改变。同时,伴随中国日渐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大众也将会加大这方面投入,海兹曼宣布,大众三大“未来中心”之一将落户北京。
“我们在改变,大众汽车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车企,而是正在成为一家日益人性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兹曼强调。
作为最早一批来华投资的跨国车企,德国大众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良多。同时,中国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其今时之地位。
昨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 海兹曼教授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采访。在中国车市“新常态”不断深化,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倡导时,谈大众在华的投资战略和产业布局。
v.cen.ce.cn/video_info/2016-5-10/1462849981972.json,553,450
每年40亿欧元 投资承诺不变
海兹曼表示,大众将会继续植根中国,耕耘中国市场,在投资计划上将坚定不移地履行以往所作出的承诺。“2016年,我们在中国的总投资大约40亿欧元,之后几年间我们也会保持相似的投资规模。”
据海兹曼介绍,大众每年约40亿欧元的投资,基本方向如下:一是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和导入;二是创新技术在中国进一步运用;三是产品和产品系列的丰富。
“我们将在中国进一步投放新的SUV产品,新能源车也是我们在中国极为重视的一个方向。除此以外,在可持续发展以及新的绿色环保技术和工艺上我们也会增加相关的投入。”
对于中国经济网记者问及的40亿欧元投资的具体使用方面,海兹曼也给予了进一步解答:“一方面是针对我们本年度的项目,另一方面要针对今后三四年间将会产生出巨大效应的一些项目。”
新品方面,包括今年已经投放或即将投放市场的新宝来、新迈腾、新奥迪A4、B级SUV,以及今后几年间要上市的新产品和新车型。这其中,也包括每年都会推出的新能源车型。
此外,投资有一部分将用于产能的提升。例如,新的青岛工厂和天津工厂的建设,会在今后几年间分别完成。在效率方面,大众也将确保同样的投入以实现更大的产出。例如,“未来中心”的建设以及针对新能源车的MEB全新平台的推出,将保证大众以更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研发和生产。
中国渐成创新高地 未来或将输出全球
提到“未来中心”,海兹曼表示,“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对汽车科技发展的推动和作用,中国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和孵化器,完全可以在中国进行创新并且输出到全球。”
据海兹曼介绍,现在,影响汽车工业长远走势的基本动因,不管是数字化、车联网、新能源车,还是中长期实现的自动驾驶,在中国发生得更快。基于此,大众将其三大“未来中心”之一落户北京。另外两个“未来中心”则在北美的硅谷以及德国柏林波茨坦地区。
“未来中心今后将会成为我们的创新中枢,推动大众的进一步增长。这也意味着,随着在中国(未来中心)的建设,将会在中国开展更多的研发以及概念设计。”海兹曼说。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 海兹曼教授
简政放权实施变革 强调本土化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实施变革,通过简政放权给予各大区域,各大品牌以更多权限。
“我们在改变,大众汽车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车企,而是正在成为一家日益人性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兹曼强调,“集团的变革对于中国是一个正面、积极的影响,特别是从责任下放角度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影响。”
“集团赋予品牌和中国地区更大的责任,这也使集团功能和品牌功能得以差异化。意味着我们在中国,特别是与两家合资企业互动上将会有更大的本地化责任,使得我们中国地区更加紧密地贴近市场,有更大的权力根据市场需求打造适合市场的产品和新技术,比如车联网和数字化,新能源车型的开发等,这会使中国有更多的自主权去做出相关的决策。”
海兹曼以MEB平台的开发为例,MEB是大众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针对新能源车的全新平台,但是其最终落地和产量最大的贡献将来自中国市场。所以,在MEB平台的开发和建设上,大众将会更多地考察中国市场的特点。
“在新能源车本土化上我们所持的态度是:全面本土化,也就是说在中国我们会尽可能实现新能源车零部件的本地化建设”,海兹曼表示,“大众在中国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本地化将是一个重要策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涛)
相关阅读:
重磅推出:逆境下的投资——跨国车企在中国
博世在中国投资的变和不变 创新驱动发展
海兹曼:不必误读中国汽车产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