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三菱汽车社长相川哲郎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了不正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涉事车辆共约62.5万辆;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三菱的油耗造假行为竟然早在1991年就开始了”。
根据三菱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河添克彦交代,在他于1997年11月担任总经理前,该公司根本不存在汽车质量问题报告制度。直到2004年6月2日,三菱汽车公司才公开承认,过去几年内该公司发现了更多人为掩盖技术缺陷的案例,其中一些缺陷已被人为掩盖11年之久。
昨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发表《跃跃御市:造假、瞒报助推日系车走向万劫不复》后,受到较大关注,也引发业界内外对于日系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造假、瞒报行为的愤怒和谴责。
目前,“神户制钢所涉嫌造假”事件正在迅速蔓延,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三菱、铃木、斯巴鲁7家日本车企被证实已经全部卷入其中。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综合外媒报道称,继丰田汽车之后,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铃木、斯巴鲁先后证实使用了“神钢”的问题产品。此外,“神钢”的问题产品还波及日本的航空飞机、高铁、火箭、军事武器等。
资料图片
对于此次日本“神钢”的造假、瞒报事件,让人自然想起三菱汽车延续多年的系列丑闻,更绕不开臭名昭著的三菱帕杰罗“刹车门”事件。
17年前,“湖南一辆三菱帕杰罗因刹车失灵导致车辆失控撞向路边行人发生车祸,致使车主当场死亡、被撞行人一级伤残”;“云南、贵州等地也接连出现帕杰罗因刹车系统故障导致车毁人亡”等新闻常见于各类媒体。
当时,国家质检总局也接到多起三菱帕杰罗刹车失灵的投诉,在经过仔细调查之后,确认由于“固定在后车轴上的制动油管和固定在车身上的制动感载阀在行驶中碰撞和磨擦,会导致制动油管磨损穿孔、制动液外漏,从而造成制动失效”。
但是,三菱汽车却拒不承认这是帕杰罗自身的问题。面对媒体与消费者的质疑时,三菱汽车百般狡辩,态度还异常强硬,甚至搬出“事故车辆为SKD半组装车型,并非真帕杰罗”这样荒唐的说辞。直到日本本土也发生刹车失灵的事故后,三菱汽车才不得不对此事道歉,并为所有的帕杰罗更换了油管。
而此事一直发酵。据后续报道记载:2004年6月10日,日本神奈川县警方以涉嫌“业务过失致死罪”逮捕了三菱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河添克彦等6人。
据日本警方调查,三菱汽车公司有组织地隐瞒了其所属三菱扶桑汽车公司生产的载重汽车离合器系统零部件质量问题,没有根据有关法律向国土交通省报告,也没有采取将有问题车辆召回检修等必要措施,导致鹿儿岛一名39岁的司机于2002年10月因卡车离合器系统质量问题引发重大交通事故而身亡。当时,由于离合器壳存在缺陷致使驱动轴脱离车体,卡车失控撞墙。
在逮捕河添克彦等6人后,警方又发现,早在1998年,由于类似质量问题就曾引发一起事故。当年7月,一辆在奈良县公路上行驶的卡车离合器系统突然发生故障,驱动轴飞离卡车并砸在尾随其后的一辆汽车挡风玻璃上,导致汽车司机头部受伤。但河添克彦等人故意拒绝接纳有关报告以掩盖真相。
作为肇事车辆生产商,三菱扶桑汽车公司前任董事长宇佐美隆,也于当年5月6日因发生在2002年1月10日的一起载重卡车轮毂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事故被逮捕。当时,一辆正在横滨行驶的三菱重型拖车的一个车轮突然飞离车体,并且击中了路边一位29岁的妇女。这位妇女当场死亡,身边的2个孩子也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事故发生后,三菱汽车公司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报告,试图撇清罪责,称轮胎脱落是车主“维修保养不善”所致。2004年3月,在政府专家小组报告面前,三菱汽车公司才不得不承认,卡车轮毂设计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车祸。此后,三菱召回约22万辆问题车辆免费维修,宇佐美隆也于当年4月辞去三菱扶桑公司董事长职务。三菱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冈崎洋一郎于2004年5月6日向公众和车祸遇难者亲属公开道歉。
据统计,从1992年到2002年1月,日本全国总共有33起涉及三菱卡车的交通事故。但是当时公司部分高层主管为了避免召回行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未如实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根据规定将同型号车辆召回,而是采取与客户“私了”的办法,偷偷对受到投诉的92辆“问题车”进行免费修理,对外则称车辆没有问题。公司高层甚至将用户举报信锁进铁柜,逃避政府部门的调查,致使召回行动被一再拖延。
此外,根据三菱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河添克彦交代,在他于1997年11月担任总经理前,该公司根本不存在汽车质量问题报告制度。直到2004年6月2日,三菱汽车公司才公开承认,过去几年内该公司发现了更多人为掩盖技术缺陷的案例,其中一些缺陷已被人为掩盖11年之久。在大规模检查售出产品的状况后,三菱公司决定召回1992年至1998年生产的17种型号、共计16.37万辆汽车(其中7300辆已出口海外),包括广大中国民众所熟悉的“帕杰罗”越野车。此外,还有6万辆三菱汽车也存在缺陷,但无须正式召回。三菱汽车公司估计,所有的修理费用将在2300万美元左右。
“刹车门”事件及其后被曝光的一系列丑闻,让三菱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信誉大打折扣;受此影响,其在华的发展也每况愈下。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在去年4月爆出的“造假门”丑闻,则进一步加剧了三菱汽车的信任危机。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称,2016年4月20日,三菱汽车社长相川哲郎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了不正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涉事车辆共约62.5万辆;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三菱的油耗造假行为竟然早在1991年就开始了”。
与三菱汽车同样拙劣的“戏码”,此次只不过是由日本“神钢”再一次上演。那么,造假、瞒报仅仅是日系车企及其供应商的“专利”吗?敬请关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跃跃御市》专栏的后续报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相关阅读:
跃跃御市:造假、瞒报助推日系车走向万劫不复
瞒报事故 本田态度恶劣远超11年前的三菱汽车
【专题】日企导演4000万辆汽车大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