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系车普遍都有在销售成绩不佳时,就不向外界公布数据的习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通过查询大量数据以及向专业机构咨询后,才得到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大致销量:2004年至今,斯巴鲁在中国累计销售汽车约44.7万辆,并且这些车辆全部是在日本本土制造并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因此,中国的斯巴鲁车主们非常关心自己的汽车是否也是由无证员工做的最终出厂质检。
尽管斯巴鲁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40万辆的保有量,但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致使车型偏少且投放力度不足、产品存在缺陷、以及早期本土化车型(贵州云雀)口碑较差而不得不退出等原因,斯巴鲁在中国市场一直没有逃脱被边缘化的处境。
昨天,“日本制造”再次曝出丑闻:因涉嫌无证生产,福岛县一家食品工厂10月31日被警方搜查。报道称,由于“该企业是日本杯面料包中鱼糜制品的最大制造商,在中国、韩国等地也设有工厂。预计丑闻将给日本杯面销售带来影响”。日本杯面受此丑闻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尚无法得知,但汽车业界内外更关心的是此前一天,10月30日,日本汽车企业斯巴鲁宣布,将召回涉及“无证质检”的25.5万辆汽车。
斯巴鲁汽车近来麻烦不断。继日产汽车于10月19日被曝出“质检造假丑闻”后,斯巴鲁也在同月27日承认,其在日本群马县的组装工厂,存在由无证人员参与车辆最终出厂质检违规操作,而这一涉及车辆安全的违规操作更是已持续长达30年。
在更早一点,10月8日,爆发了几乎波及日本全部制造业的日本神户制钢所造假丑闻,日本车企无一幸免,斯巴鲁也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然而,对于如何弥补一起起连续造假丑闻所带来的影响,斯巴鲁的回应却不如造假来的专业。至今,斯巴鲁对于“神钢造假”丑闻的答复仍停留在“正在检查该产品是否会对车辆安全造成影响”阶段。
9月上市的斯巴鲁全新一代XV
质检造假方面,斯巴鲁汽车已在10月30日宣布,将召回25.5万辆涉及无证质检的汽车。不过,数据显示,仅2014年-2016年间,斯巴鲁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分别为84.9万辆、93.9万辆、110万辆,累计高达288.8万辆。面对如此大的体量,区区不足十分之一的25.5万辆召回数量是如何确定的,相信不只是斯巴鲁车主们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毕竟,大量历经斯巴鲁公司30年“‘匠心’独运”地可能涉及无证质检的汽车,每天都跑在世界各地,对车主、对交通、对社会都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斯巴鲁在华4S店
自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斯巴鲁汽车的销量一路上扬。但在2010年破纪录地销售了5.7万辆汽车之后,斯巴鲁汽车便开始了漫长的止步不前,甚至逆市下跌的走势。
由于日系车普遍都有在销售成绩不佳时,就不向外界公布数据的习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通过查询大量数据以及向专业机构咨询后,才得到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大致销量数据:2004年至今,斯巴鲁在中国累计销售汽车约44.7万辆,并且这些车辆全部是在日本本土制造并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因此,中国的斯巴鲁车主们非常关心自己的汽车是否也是由无证员工做的最终出厂质检。
面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斯巴鲁高层也许认为只需“潇洒”的一句话,就能把这40多万辆汽车划归到无需召回、不用负责、“绝对安全”的一类。有媒体报道,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在10月27日的发布会上表示,由于此次涉及造假的质检标准是由日本相关质检机构设定的,并没有应用到出口车辆当中,因此出口车暂不受影响。
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日系车企在中国有不负责任的先例,并且斯巴鲁把重心都放在北美市场,而忽视中国市场。因此,在没有强制性措施的迫使下,斯巴鲁对于中国市场很有可能将继续采取消极的应对态度”。
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之所以做出如此草率、轻蔑的表述,也反映了斯巴鲁对其出口市场和消费者的轻视与傲慢。尽管斯巴鲁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40万辆的保有量,但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致使车型偏少且投放力度不足、产品存在缺陷、以及早期本土化车型(贵州云雀)口碑较差而不得不退出等原因,斯巴鲁在中国市场一直没有逃脱边缘化的处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口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存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斯巴鲁在中国的销量,目前只能靠森林人和XV两款车型支撑,而其品牌单月销量也仅为3千辆-4千辆左右”。
投诉截屏
即使是在系列造假丑闻爆发前,国内就有很多斯巴鲁车主对其质量大为不满。在一些论坛中,不少车主反映:斯巴鲁汽车发动机存在烧机油、漏油等情况,而厂家一直无法解决。在国内一些网站的投诉列表中,除了烧机油、漏油以外,变速器异响、发动机抖动等质量问题也是频频出现。
论坛截屏
存在如此堪忧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在“涉及无证质检”的造假丑闻出现后,斯巴鲁汽车依然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采取无视,甚至蔑视的态度,很难让人相信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都不受造假丑闻影响。此前,日系车企或品牌由于各种问题不乏被中国市场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案例。如五十铃、铃木、三菱、日野等被边缘化,以及丰田旗下大发品牌的彻底退出等等。斯巴鲁汽车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呢?
为了超过40万中国车主及其更多亲友的驾乘安全,也为了重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斯巴鲁是不是应该积极、正面地给中国消费者一个说法和交代呢?同时,我们也相信相关监管部门一定会对此真正负起责任,严厉惩罚那些利令智昏、毫无底线的造假行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
相关阅读:
丑闻频发 日系车企应对250万辆进口车做出解释
7品牌30款车型被曝卷入“神钢造假”事件
“神钢”收到美司法部传票 或因欺诈罪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