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7!“最”字当头盘点 汽车业之人物篇

2018年01月08日 06:3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送别2017年,往昔的精彩还历历在目:汽车产业在蓬勃发展中,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激荡和变革;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并将连续9年夺得全球第一;以智能、互联和新能源为关键词,传统车企正迎头赶上,“造车新势力”则蜂拥而至,你方唱罢我登场;环境、交通、社会和谐等新诉求,在推动行业政策严苛的同时,也为车企领袖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立足对产业的观察、行业的分析以及现场的采访、报道,选择在岁末年关之际,盘点2017年值得回顾的人物、事件、企业(品牌)、产品等;并以“最”字当头,奉上鲜活、热辣的点评,以飨诸位。今日推出系列盘点第一篇——人物。

  最低调务实的集团掌门人:竺延风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竺延风

  2017年12月1日,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一场不期而至的新闻发布会,让一贯低调的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竺延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在这场汇聚了车企“国家队”三位一把手的活动中,竺延风居中而立,紧握兵装集团董事长徐平、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的手,尽显“地主”风范,共同见证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自2015年5月执掌东风汽车集团以来,竺延风很少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对此,曾有媒体感叹:“竺延风已然不是曾经的那个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少帅了”。在媒体镜头之外,竺延风正以其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推进东风集团深化改革,在2017年前后频繁而密集的人事调整和“瘦身”动作,也让外界看到他在出任副省长、常务副省长和省委副书记之后的成熟、沉稳,更见到其努力的成果,反映在人事方面的调动更加突出。

  2017年6月,东风旗下多家子公司出现人事调整,所涉高管包括时任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神龙公司董事长刘卫东,以及东风悦达起亚副总经理刘洪等合资公司“一把手”。面对投入巨资却迟迟难以打开局面的自主乘用车品牌风神,竺延风对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春荣“痛下杀手”;而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神龙汽车的市场颓势,竺延风更是“召唤”了自己的老部下、成功运营一汽-大众的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安铁成南下。

  改革并不局限于管理层,为了更好地留住人、凝聚人才队伍,竺延风在2017年将“市场化薪酬”引入东风。据竺延风透露,薪酬体制改革上,东风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达到“市场化”的水平;第二步是“能多能少”;第三步是“能上能下”。

  对于改革的效果,竺延风关注的重点在“质”而非“量”上的快速增长,“供给侧改革之后,我们不再唯GDP化”;聚焦自身,“东风不再单纯追求做大,而是要做强、做优,经营高质量是第一位”。尽管改革的效果尚未完全显露,但在竺延风的带领下,东风已经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并不追求轰动效应,正在稳步向前。

  最“春风得意”的接棒者:曾庆洪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

  2017年岁末,全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00万辆的消息从广汽集团传出,令这家国内排名第6的企业,相对缩小了与第二梯队——一汽、长安和北汽的差距。当年,广汽集团产销同比增幅均超20%;旗下五大整车企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尤其是自主品牌——广汽传祺累计销量达50.86万辆,同比增长37%。

  同年,广汽再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38位,比去年上升65位;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62亿元,同比上升59.79%。面对这“一沓”漂亮的成绩单,两年前(2016年9月)接棒广汽集团董事长的曾庆洪可谓春风得意。

  不过,作为广汽集团的见证者、亲历者、建设者,曾庆洪深知成绩来之不易及其背后的艰辛。1979年年底,18岁的曾庆洪从广州公安知青农场进入广州汽车修理厂,从汽车修理工干起,历任广州客车厂技术员、技术科长、研发中心主任、副总经理。1999年7月,曾庆洪作为广州本田的中方代表,带领新合资企业从最初的1万辆,到3万辆、6万辆、12万辆……逐步确立了广本和雅阁轿车在中高档轿车界的领先地位。

  尽管曾庆洪“成名”合资车企,但他深知,对中国自主品牌而言,尤其是汽车集团而言,惟有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才能在汽车业保持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2010年,倾注了广汽和总经理曾庆洪大量心血的广汽传祺正式推出,其后则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销量逐年攀升,创造了业界知名的“传祺速度”。

  无论自主板块还是合资领域,曾庆洪带领整个广汽集团突破200万辆大关,但却时刻都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每个人都有危机感,作为总经理也好,现在作为董事长也好,没有危机感的话,我相信企业看不到明天,明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基于这份危机意识,接棒广汽集团董事长的曾庆洪,又将带领广汽“努力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从速度向质量的转变;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变”。

  最“本土”的高档车全球董事:潘庆

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奇瑞捷豹路虎董事潘庆

  新年上班第一天(2018年1月2日),一则人事变动消息挑动了国内汽车业界的神经。深耕国内高档车市场多年的本土人才——胡波与刘云良,正式加入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联合机构)。在业界看来,这是捷豹路虎及其中国事业掌门人——潘庆“本土化”思路延续和深入发展的信号。

  而就在一年前的元旦当天,来自中国大陆、纯“本土”的潘庆正式出任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奇瑞捷豹路虎董事。业界普遍认为,被委以重任的潘庆将开启捷豹路虎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新阶段。

  潘庆也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证明了捷豹路虎本土化战略的正确性。在潘庆履职的2017年里,捷豹路虎中国在高档车市场上不断刷新着记录。根据官方此前公布的2017年在华量数据,前11个月捷豹路虎累计销量为130796辆,成功突破13万辆,同比增长24%;其中,国产的奇瑞捷豹路虎累计销量达到73619辆,同比增长43%,占捷豹路虎销量近六成,一举扭转靠进口车“打天下”的局面。

  但潘庆并不满足于销量上成功,反而有更高远的追求:“我们的目标是为将来铺垫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潘庆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主推的一件事,就是要把中国市场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捷豹路虎全球基地,一个集合创新研发、采购、生产、产品、品牌、体验与人才培养的基地”。

  此前,多家跨国车企都曾尝试将中国打造成“全球基地”,但大多不了了之,甚至无功而返。在潘庆看来,中国市场已今非昔比,“不仅是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汽车消费市场,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这让潘庆看到了捷豹路虎的机遇,而为了抓住这一机遇,潘庆正加速推进捷豹路虎的本土化战略向纵深发展。特殊的个人经历,超强的职业能力,良好的公司背景,蓬勃向上的市场机遇,都让人们对潘庆和捷豹路虎充满期待。

  最爱讲“哲理”的合资高管:荆青春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

  在排除了“再合资”波折的影响之后,奥迪在2017年下半年实现了对竞争对手的连续赶超,最终以595288辆的销量成绩赢得第30个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销量冠军。数据显示,6月至12月,一汽-大众奥迪连续7个月夺得高档车市场单月销量冠军;12月当月,更是创下了68948辆的新纪录,身为中方“一把手”的荆青春显然功不可没。

  在解读奥迪强势反弹的原因时,一贯低调、务实的荆青春特别谈了一段中国哲理:家和万事兴,因为“‘家和’了,所以‘万事兴’”。2016年9月,荆青春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两个月后,一场无端的“飞来横祸”,打乱了一汽-大众奥迪稳健的步伐;一场所谓的“再合资”风波,让刚刚上任的荆青春陷入内外交困的焦灼之中。在回顾这场危机时,荆青春直言,“就是在提醒一汽-大众奥迪:必须要放慢脚步缓口气、重新调整下状态,好好理顺家里的关系”。

  荆青春进一步谈到,对于一汽-大众奥迪而言,“和”是化挑战为机遇的解决之道,也是其与股东、经销商、供应商、用户、员工等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其中,荆青春将“股东间‘和睦’互信的关系”排在首位,还透露中国一汽与德国奥迪未来将深化合作的众多细节。显然,在“5.19”之后,经过积极快速的调整,一汽-大众奥迪终于回到正常的增长轨道,而双方股东更应懂得得格外珍惜!

  展望2018年,荆青春依旧用哲理注解:一汽-大众奥迪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迎接其在华“三十而立”。2018年,奥迪还将迎来密集投放16款重磅车型的产品大年。这让人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奥迪将继续引领中国高档车市场的发展。

  最跌宕起伏的创始人:贾跃亭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右)

  2018年一开年,就因自己未能如期回国,而是“差遣”妻子回国“处理债务问题”——贾跃亭再次成功上了各媒体财经板块的头条。

  就在此前的2017年12月25日晚,北京证监局发布了责令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一周内回国履责”的通告。意料之中,“下周回国”的贾跃亭还是没有回国。

  2017年年初(美国当地时间1月3日),FF91高调完成全球首秀。彼时的活动现场,贾跃亭兴奋地将其描述为“新物种”,并信誓旦旦地表示:“新车计划在2018年内交付”。一年的时间,那个舞台上风光无限的贾跃亭,已经跌至谷底;因为个人信用的破产,其在中国造车已经基本没有机会;远遁美国后,其所追逐的“汽车梦”也终将是一场黄粱美梦。

  而曾经与贾跃亭一起“蒙眼狂奔”的乐视汽车高管,同样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遥望贾跃亭宣布“进军”造车领域之初,其依靠“高薪加期权”迅速“挖角”原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张海亮等传统车企的高管,打造了一支高调、招摇的所谓“乐视汽车高管军团”。然而,在乐视遭遇资金链条断裂危机之后,丁磊等中外高管相继在2017年纷纷出走;如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人来看守。

  尽管贾跃亭造车大梦一地鸡毛,“新势力”造车热却依旧此起彼伏。2017年12月16日晚,蔚来董事长李斌“接棒”贾跃亭,在乐视发布超级汽车的北京五棵松体育馆,正式发布首款量产车——ES8。新车发布后,人们此前对于蔚来ES8的几个疑虑便在网络上不断蔓延,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在其上市后所概括的:蔚来ES8挡位是“反方向”设计?自重远超同级别车,续航里程能否如愿?租电池“合算”,还是买电池“合算”?蔚来汽车去哪里进行售后维修保养……那么,李斌和他的蔚来汽车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又将有怎样的未来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相关阅读:

    2016年中经网汽车系列盘点

    中经网汽车系列盘点:2016年十大人物新闻

(责任编辑:郭跃)

精彩图片

再见2017!“最”字当头盘点 汽车业之人物篇

2018-01-08 06:3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