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涛不绝:自主品牌搞研发没有“弯道超车”

2018年12月06日 07:0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郭涛   

  业界在多年难以实现“弯道超车”之后,也不乏清醒的认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补贴的推动,而非技术的领先。同时,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充电困扰、用车安全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拦路虎”仍然亟待解决。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自2009年跃升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直至今日。不断高涨的市场需求,不时推出的“购置税优惠”等刺激政策……正是在这样的市场、政策红利中,自主品牌获得了长足发展。

  尤其在SUV、MPV等细分市场,自主品牌更是凭借着价格优势以及产品外观上的突破,逐渐形成优势并占据“半壁江山”。对此,业界曾有设想提出,自主品牌通过细分市场优势,逐步奠定其市场地位,从而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多年之后,自主品牌依然徘徊于低端产品,在中高端SUV、MPV,以及整个轿车市场,始终难以打开局面。同时,在合资品牌价格下探,以及消费升级趋势之下,自主品牌的原有优势也在不断遭受冲击。

  自上周末开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陆续发表了《棉里藏针:自主品牌搞研发切勿只是“讲面子”》、《跃跃御市:自主品牌搞研发重在商业化回报》,对自主研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实质进行了剖析。今日,我们试图探讨的是自主研发是否能够“弯道超车”。

  从自主品牌的现状看,研发不足导致的产品力羸弱值得深思。早在2016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就曾以广汽传祺GS4、江淮S3、长安CS75等车型为例,分析自主品牌“新车效应”短暂等问题。我们看到,这些“明星车型”在取得阶段性成绩后甚至出现“断崖式”下滑,难以维持适当的产品生命周期。

  如今,国内车市正经历十年未见的低迷,火爆的SUV市场也呈现出“退潮”趋势;而一些寄希望于出台刺激性政策拉动汽车消费的期望,也因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日前的明确表态而落空:“发改委没有研究或提出过‘汽车购置税减半至5%’的建议”。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针对“发改委计划将车辆购置税减至5%”做出明确否认

  由此暴露出的问题,也使得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设想就此落空。然而,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自主品牌尤其是一些业界人士所倡导的“弯道超车”论又不断被提及,但真的能够实现么?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之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基础之上,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过程中,自主品牌则是迅速布局,抢占市场制高点。诸如北汽、长安等企业,更是高调宣布将于2025年停止生产、销售传统燃油车型。

  对此,业界在多年难以实现“弯道超车”之后,也不乏清醒的认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补贴的推动,而非技术的领先。同时,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充电困扰、用车安全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拦路虎”仍然亟待解决。

  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进入退坡期,且将于2020年完全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大众、奔驰、宝马、奥迪等一批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跨国汽车“巨头”,均已公布详细且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而中国市场无一例外的成为其发展重点。

  如大众汽车集团,就已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推出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50%的车型将会进行本土化生产。而奔驰的国产新能源产品,更是将于明年正式落地。此外,大众江淮、长城宝马等新能源合资企业更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跨国巨头们,对于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则是一个赛一个的堪称“大手笔”。

  更为“要命”的是,随着国六排放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施行,国五车型将面临着不能上牌的难题。在公布的首批通过国六排放标准的276款车型中,合资车型占了256款,而自主品牌仅有20款车型入选。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自主品牌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仍寄希望于通过细分市场突破带动整体超越,亦或是在新业态之中抢先布局?很明显,一切脱离扎实研发的“弯道超车”都将沦为空谈,甚至还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自主品牌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期,目前已经进入到生死淘汰的拐点”,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品的油耗、新能源等技术类指标将作为未来发展突破的重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郭涛)

  相关阅读:

  棉里藏针:自主品牌搞研发切勿只是“讲面子”

  跃跃御市:自主品牌搞研发重在商业化回报

(责任编辑:张羽)

精彩图片

涛涛不绝:自主品牌搞研发没有“弯道超车”

2018-12-06 07:0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郭涛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