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之所以能够笑傲A﹢级车市场,最关键的还在于进入中国市场30年以来,大众汽车所积累的巨大“势能”的释放。而速腾在A﹢级车市场的良好表现,恰好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注脚,甚至也能回答人们对大众汽车“神车”称呼的疑问。
一汽-大众速腾
由于较好的品牌形象、更高的利润水平,中级车的高端产品(A﹢级车)市场越来越被厂家重视,也逐渐被市场所认可。中国经济网汽车曾重点分析过观致和菲翔这两个具有典型性,又反映中国汽车产业实际或问题的案例,并做了较为系统的考量与分析。今天,就A﹢级车市场的标杆——速腾做一个分析。
悄然之间,一汽-大众速腾已将上市整整两年。这期间,作为业界标杆的速腾经历过风风雨雨,有外界的、有自身的;也不断有新车“下战书“,有合资的、有自主的,但终究没有一个能够成为真正的“对手”,速腾也只能在这一过程中独孤求败。
即使是在刚过去的2月——一年之内天数最少的月份,并且含春节假期的大部分,速腾的销售依然超过两万辆,达到20892辆(据选车网数据)。而在更早的2013年,速腾多次冲上月销两万辆大关,在A﹢级车市场占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能不令其他厂家“羡慕、嫉妒”。
那么,速腾的成功源于何处?有媒体同行曾经为其总结了更优的产品品质、更高的科技含量、强大的营销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在中国经济网汽车看来,速腾之所以能够笑傲A﹢级车市场,最关键的还在于进入中国市场30年以来,大众汽车所积累的巨大“势能”的释放。
在物理学上,“势能”被定义为“物体由于位置或位形而具有的能量。它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也可以释放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速腾在A﹢级车市场的良好表现,恰好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注脚,甚至也能回答人们对大众汽车“神车”称呼的疑问。
首先是良好的用户口碑。历经30年的积累,大众汽车已经在中国消费者当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声誉,速腾恰好借力大众(包括奥迪)之前在中国市场投放产品的口碑,如“皮实、耐用”,维修方便以及科技、领先等。厚重的历史积淀,是其他竞争对手最难以企及和不可复制的。
其次是非凡的抗压能力。自2006年第一代速腾在中国市场上市,两代速腾都曾遭遇种种质疑。第一代速腾,曾被诘问:为什么弃“宝来”——驾驶者之车的名号?而这一代速腾更是因所谓的减配和“板簧悬挂”,并因受DSG问题牵连而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消费者在现实的比较过程中,还是选择了速腾。对此,是否能理解为,人们可以指责速腾哪里做得不好,但没法告诉别人并让其接受谁比速腾做得更好。当然,这一比较一定是全方位的,并不仅仅局限在产品上。
最后是不断有高新产品问世。速腾上市时,就已经有多达3个发动机排量的10款车型。之后不久,又有蓝驱车型和运动版GLI车型问世;前者更加节能、环保;后者主打年轻、运动,给消费者更多、更高的选择。事实上,蓝驱也好,GLI也罢,销量并不是企业的最高诉求,提升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才是真实想法,也是其赢得年轻、时尚、前卫消费者的关键。
在此,中国经济网汽车认为,以速腾在A﹢级车市场的表现,还能解释新捷达和新桑塔纳的成功,也能解释朗逸和新宝来为什么大获全胜,甚至可以解释全新迈腾和帕萨特在中高级车市场的遥遥领先……进而解释大众汽车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年销售300万辆以上:都是其30年所积累的“势能”使然。(中国经济网汽车 张宇星)
相关稿件:
菲翔﹒难翔?兼议新合资还有多少机会
观致﹒观止?兼议“中国企业仍然不会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