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球汽车论坛于6月7-8日在重庆举办,全球行业精英汇聚一堂,以“变革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针对汽车行业当前现状和热点话题,开展深入讨论和提出实际举措。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谈到:随着当前智能+、互联网+、新能源+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将成为下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是人性的体现和延伸,是人类灵魂和情感的外化。他说:“可能不到十年将会形成以车为核心的生态圈。”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图片来源:网络)
打造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模式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创新虽然是比较传统的一个词,但是仍是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主题词。以创新为导向,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发展路径,探索创造新的纬度空间”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蔡宾说。
在传统产业投资基本饱和,现在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不断涌现,过去排浪式的消费方式,逐步被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取代,中国经济正朝着创新导向型经济转型,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聚焦到汽车产品而言,朱华荣表示,未来车企将遇到变革转型,向产品+服务转型,探索新商业生态模式。消费者的痛点将被放大,需求将被强化。因此,不能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服务的车企将被淘汰。
用户与技术正在从两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对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蔡宾看来,第一个方面就是在研发环节,新能源、互联、智能等技术的跨界进入和融合,也让传统汽车技术升级的方向和路径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个方面就是在制造环节,移动互联、大数据的出现,让智能制造成为可能,传统的汽车面临着变革压力。第三个方面就是消费服务环节,随着新生代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服务体验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得到的显著的提升。
新能源助力 自主步入产品力时代
时代的变化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聪慧认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定会继续攀升。
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聪慧(图片来源:网络)
“有市场空间在,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有客户需求在,就有存在的必要。吉利汽车的定位就是要在中国品牌中占领绝对优势,并与二线合资品牌展开竞争。”安聪慧说。
在普遍借助SUV开展差异化竞争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也给了自主品牌一个发展机遇。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廉玉波介绍,通过调研发现,中国有52%的消费者具有购买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的意愿;同时,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且中国自主品牌份额将达到60%;从经济的层面,“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车企共谋全球布局的新机遇,这些都是未来汽车市场潜在的发展机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廉玉波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国家的退补:“退补是一个双向驱动,会激励中国车企要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掌握整个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此,比亚迪从电池、电机、电控整个电动车产业链深入发展,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降低成本,以此应对国家补贴的退坡。”
“2016年,中国品牌有46家乘用车企业,未来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最终可能只有5个左右的汽车品牌能发展的比较好。”朱华荣说。中国车企为此应具备对新趋势深刻的洞悉能力、打造经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以及多渠道盈利的能力。(中国经济网 记者黄春棉)
相关阅读:
王侠:摒弃弯道超车幻想 做好整合资源大文章
全球汽车论坛今日开幕 激辩消费市场“拐点论”
一带一路”鼓励车企走出去 去库存加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