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的磕磕绊绊,使得凯迪拉克一直未能完全打开中国市场。伴随“二次国产化”序幕的拉开,凯迪拉克XTS尝试以低价策略切入C级车市,并用凯迪拉克CT6“以D打C”……“以价换量”、“以大欺小”的打法短期内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对于凯迪拉克品牌的高端定位则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面对已然势起的“德系三强”,凯迪拉克XTS以低价策略切入C级车市,并取得看上去不错的业绩。数据显示,5月,XTS销量3506辆;今年前5月,其累计销量17018辆,位居“三强”之后,排名第四。而凯迪拉克CT6上市后,“以D打C”每月几百辆的销量却难言成功。
XTS“以价换量”的打法短期内虽效果明显,但长远来看,对于凯迪拉克品牌的高端定位则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今天,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就对凯迪拉克XTS和CT6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凯迪拉克XTS
以价换量 “务实”让凯迪拉克自降身段
2013年,凯迪拉克二次国产化大幕拉开,XTS于当年2月在广州正式上市,再次对C级车市场发起冲击。竞争对手锁定奥迪A6L、奔驰E级和宝马5系。
上市当天,时任上汽通用(原为上海通用)总经理的叶永明宣布凯迪拉克正式启动“双十战略”:到2015年,凯迪拉克年销量突破10万辆关卡;到2020年,凯迪拉克在国内豪华车市场的份额占到10%。此外,对于肩负凯迪拉克品牌复兴重任的XTS,为其定下了上市当年销量超过2万辆的目标。
面对C级车市中“德系三强”组成的铜墙铁壁,以及新晋车型得来势汹汹,XTS毅然决然地采取了“以价换量”的营销策略,更将“性价比”这一高档车型中不常见的词语作为其营销卖点。在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访凯迪拉克4S店时,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凯迪拉克的品牌相对奔驰、奥迪和宝马来说,肯定是比不上的,但从产品性价比来讲,凯迪拉克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凯迪拉克XTS上市以来的销量
凯迪拉克XTS厂家指导价34.99万-47.99万元,其入门级车型相比奥迪A6L(厂家指导价41.88万-74.6万元)、宝马5系Li(厂家指导价44.99万-66.39万元),以及奔驰E级长轴距版(厂家指导价43.68万-49.98万元)的入门级车型有着7万-9万元的空间。加之,其在市场终端部分车型可达9万元的优惠。在售价上,XTS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
这也让XTS顺利完成当年2万辆的销售目标,并持续稳定在这一销量水平。上市至今,XTS已累计销售124655辆。即便如此,凯迪拉克“双十战略”中第一个“十”未能如期达成。数据显示,2015年,凯迪拉克在华累计销售汽车8万辆。
凯迪拉克CT6
凯迪拉克又在2016年1月推出其首款国产D级旗舰轿车——CT6,官方定价43.99万-81.88万元,轴距3109毫米。CT6上市后,先后推出“以D打C”、“5+1=6”等营销策略。其中,“5+1=6”是凯迪拉克推出的“宝马5系车主可加一元钱换购CT6”的营销活动,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凯迪拉克将CT6的竞争对手从宝马7系转为了5系,最后直接沦落到和二手宝马5系竞争的地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战略管理与营销管理专家薛旭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CT6被称为D级车,也就是长度够。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和人们普遍认知的奔驰S级以及宝马7系等D级车相比,凯迪拉克CT6显然不是一个层次。我觉得CT6的定价偏高,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截至目前,凯迪拉克CT6在上市一年半的时间里,累计销量仅为9935辆,月均销量在三位数徘徊。
凯迪拉克CT6上市以来销量
“二次国产” 凯迪的美式豪华撑得住么?
诞生于1902年的凯迪拉克,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统座驾”的品牌荣誉一直是其标志性符号,并延续至今。在素有“品牌杀手”的通用汽车旗下,凯迪拉克的地位无可替代。即便是2009年,通用申请破产时保留的品牌中,凯迪拉克依旧是“非卖品”。
2004年,上汽通用正式引入凯迪拉克品牌。为尽快树立美式豪华汽车风范,在入市当年凯迪拉克便选择开启国产化进程。当年,上汽通用首先选择赛威车型进行国产,随后又于第二年在上海组装投产CTS和SRX。但由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让凯迪拉克等国产车型成本陡增,最终被迫于2006年停止国产改为进口。
国产化方面的磕磕绊绊,使得凯迪拉克一直未能完全打开中国市场,其在全球以及美国本土表现也不尽人意。加之,中国高档车市场涨势迅猛,其他品牌争相扩大份额,凯迪拉克再也不想把最后的机会唾手让人,终于在入华第九个年头(2013年),借势二次国产XTS吹响品牌复兴号角。
2016年,中国高档车市场规模突破200万辆,达到217.81万辆。其中,凯迪拉克突破十万大关,达到116406辆,占国内高档车市总销量的5.34%。距离2020年仅剩不到4年,一方面要突破ABB的壁垒,另一方面还要防范其他车企的追赶,凯迪拉克“双十战略”实在难言轻松。
凯迪拉克SLS赛威
此外,XTS和CT6的厂家指导价存在一定重合,也就造成了其内部的竞争关系。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经销商时发现,到店消费者时常会在XTS和CT6两款车型间徘徊犹豫、举棋不定……
在消费升级以及年轻化趋势之下,曾经难以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形成共鸣的“钻石切割”,如今或正符合年轻人们个性化的需求。然而,凯迪拉克XTS以及CT6等车型自降身价的错位竞争,又会否导致美式豪华再次错失历史机遇?(中国经济网 记者郭涛、谢源)
相关阅读:
C级车系列之一:为颜面而战 辉昂是否还有"回天之术"
C级车系列之二:为纠错而战 沃尔沃S90能否做好品牌
C级车系列之三:为复仇而战 福特金牛座如愿了吗
C级车系列之四:为名誉而战 捷豹XFL任重道远
C级车系列之五:为尊严而战 丰田皇冠踏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