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致歉声明》只是把这种赤裸裸的抄袭、剽窃,甚至为采访报道同仁深恶痛绝的“洗稿”行为,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有字句……近似”,基于这样认知且并无诚意的“致歉”,是很难被接受的。
至于会不会影响年轻作者,就好比未经允许,您“拿”了别人的东西。但不巧的是,在您“拿”的时候,手被抓住了。这时,您还要责怪别人不小心把你的手抓疼了,最好还“别出声”……否则,以后您没法再出去“拿”东西了吗?
上周五(6月5日),由于所发原创系列文章被“洗稿”,《中国经济网汽车原创报道又双叒叕有人"帮您"搬运了》作了披露,引起媒体同行和其他网友的关注。当天傍晚,帮宁工作室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篇《致歉声明》。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这个《致歉声明》是对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及作者的“致歉”,我们也不得不作出回应。
《致歉声明》称:“6月4日,帮宁工作室发布《MPV市场战事再起》一文。因编辑部把关不严,导致该文有字句与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相关报道近似。”
事实上,就在《中国经济网汽车原创报道又双叒叕有人"帮您"搬运了》发布的当天上午,帮宁工作室葛帮宁女士就多次打电话,表达歉意;还通过中间人士帮忙予以沟通。帮宁工作室对事件反应速度之快,我们还是予以充分肯定的。因此,当对方询问我们对事件的处理意见和要求时,我们只是说,应当吸取教训,管好自己的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但是,如我们在《中国经济网汽车原创报道又双叒叕有人"帮您"搬运了》所举的多个例子,如果《致歉声明》只是把这种赤裸裸的抄袭、剽窃,甚至为采访报道同仁深恶痛绝的“洗稿”行为,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有字句……近似”,基于这样认知且并无诚意的“致歉”,是很难被接受的。在这里,我们只能将其称为“近似”致歉。
首先,对其“近似”致歉“1. 第一时间删除该文章”,如果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有字句……近似”,对这篇文章不必做撤稿处理,况且还是“第一时间删除该文章”,由于“有字句……近似”而紧急撤稿,那么您慌的是什么呢?急的又是什么呢?不会是欲盖弥彰吧?
其次,对其“近似”致歉“2. 真诚地向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及作者致歉”,在处理这起被洗稿事件中,尽管充满义愤,但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还是非常理性、保持克制的,力争做到有理有节。比如,即使有足够多的证据,我们也尽量不使用抄袭、剽窃、洗稿等字样,而是用了“搬运”这样一个非常中性的词汇,照顾涉事者一定的颜面。再比如,即使觉得《致歉说明》不够真诚,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大多数同事还是做了微信转发,助其传播,充分肯定其能够认错的态度。
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致歉声明》对如此恶劣的“洗稿”行为轻描淡写、敷衍塞责,没有半点真诚!或者说,他们的“真诚”至少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和文章作者到目前没有感受到。
第三,在相关沟通中,帮宁工作室还表达了大意为“不愿意影响年轻作者前途”的意思。通观整个事件,如果真能够“影响年轻作者前途”的话,恰恰是贵“工作室”,是贵编辑部!你们自己也承认“因编辑部把关不严”,对吧。试问,“年轻作者”在“帮您”工作,难道就可以不遵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就不应该有相关纪律约束?“来自互联网”,很多规矩不懂,也能够成为你们“洗稿”的理由?
如此一来,这件事就是“拿不是当理说”了!就好比未经允许,您“拿”了别人的东西。但不巧的是,在您“拿”的时候,手被抓住了。这时,您还要责怪别人不小心把你的手抓疼了,最好还“别出声”……否则,以后您没法再出去“拿”东西了吗?要点儿脸行吗!
最后,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还将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后续动向,并及时做出跟踪报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原创报道组)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网汽车原创报道又双叒叕有人"帮您"搬运了
3.15前夜,惊现冒名删稿新套路 本网记者维权
“汽车侦探”,能不能收回你的“第三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