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月汽车产销同环比降幅超三成,新能源市占率24.7%
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159.4万辆和164.9万辆,同环比降幅均在30%以上。中汽协方面表示,受春节假期及部分消费需求提前透支影响,叠加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汽车产销同环比均呈现两位数下滑。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2.5万辆和40.8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4.7%。中汽协方面认为,这是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同时叠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2、1月乘用车零售129.3万辆,多因素助推2月车市可期
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共售出129.3万辆,同比下滑37.9%,环比下滑40.4%。除了春节假期的影响,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和新能源国补的退出,促成部分消费者提前集中购车,透支了较多购买力。而部分品牌加大促销力度,以及春节出行需求、居民生活消费趋向正常等,则成为稳定车市消费的积极因素。
展望2月,共有20个工作日,同比多出4天,有利于产销增量。同时,今年春节返乡人员规模大,节后复工的节奏相对缓慢,对节后车市将带来一定推动。此外,即将到来的开学季,也预计将带来购车小高峰。乘联会认为,蛰伏已久的消费市场会显现出巨大的新投资、新消费机遇,燃油车市场的需求会逐步恢复,因此2月乘用车零售增速值得期待。
3、1月乘用车召回30.6万辆,高田再现、新势力入榜
1月,国内共有8个品牌累计发布7起公告,共召回乘用车306380辆,同比下降80.14%,环比下降66.32%,迎来“低位开局”。
聚焦具体品牌,1月,宝马和北汽绅宝召回数量均超过10万辆,领跑榜单;大众则因“久未谋面”的高田问题气囊而召回了20410辆进口甲壳虫汽车;其余品牌召回数量则均不足万辆。
4、流通协会:1月乘用车销量约140万辆,车市正加速回暖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今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整体平稳,预计乘用车终端销量约为140万辆。随着1月积累的订单陆续交付,预计2月销量将保持增长。
流通协会认为,虽然目前我国汽车行业面临艰难挑战,但在政府、协会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回暖。超过九成的经销商认为2023年汽车市场将有序恢复,其中近五成经销商认为车市将在二季度迎来复苏,下半年将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5、2022年二手车交易超1600万辆 电动车保值率稳步提升
2022年我国二手车累计交易1602.78万辆,同比下降8.86%,累计交易金额为10595.91亿元。其中,低龄和低价二手车交易活跃,整体二手车市呈现“低车龄化”和“低价化”特征。
近年来电动汽车保值率稳步提高,今年1月,三年车龄电动汽车保值率已达到57.2%。流通协会认为,目前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基本消除,实际用车体验大幅提高,二手车价格上涨是消费者的客观反馈。
6、2022年进口乘用车销售76.8万辆 豪华品牌占比超九成
2022年,我国进口乘用车累计销售76.8万辆,同比下滑18.2%;轿车、SUV、MPV三大车型分别销售35.1万辆、38.8万辆和2.9万辆,同比下滑15.0%、21.4%和10.3%。其中,豪华品牌仍是主力,累计销售69.2万辆,占比达90.1%。
从具体品牌看,雷克萨斯、奔驰、宝马依然稳居进口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销售18.3万辆、16.3万辆和11.2万辆。在前十品牌中,仅保时捷实现1.3%的增长,其余品牌均同比下滑。
7、统计局:2022年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逆势增长0.6%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逆势增长0.6%。
8、跃跃御市:保价格还是抢市场?新势力2023年陷两难境地
1月,7家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环比上个月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滑;从销量同比增幅来看,除理想和问界实现正增长外,其他品牌都有不同程度下滑。相比之下,特斯拉的销量在官降促销的刺激下呈现明显的提升。
面临销量下滑的压力以及特斯拉“以价换量”的诱惑,小鹏和问界在今年开年官宣“降价”。而其他一些车企则通过优惠抵扣、金融补贴、升级配置、赠送积分等形式,进行“变相降价”。无论车企以何种方式或形式降价,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陷入“价格战”。而这意味着国内造车新势力在2023年将陷入“保价格”还是“抢市场”的两难境地。
9、跃跃御市:"五虎"开局领跑,助力自主市场份额逆势增长
1月,“自主五虎”的销量未能全部实现正增长,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正是得益于此,自主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在2023年开年呈现逆势增长。在自主品牌阵营内部,“自主五虎”继续呈现领跑之势。
虽然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罕见的销量下滑,但也没能影响比亚迪“狂飙”的势头。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在2023年也都将聚焦新能源赛道,在不断壮大产品矩阵的同时,还将加速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在海外业务方面,新崛起的“四强”,不仅坦诚地公布了销量数据,而且还明确了未来的规划。
10、涛涛不绝:1月份额超七成,传统新能源摩拳擦掌
1月新能源乘用车TOP10,传统品牌占据7席,合计销量达22.99万辆,市场份额超过七成。其中,比亚迪以15.02万辆继续保持领跑地位,长安则以2.5万辆位居其后;此外,上汽乘用车、吉利、广汽埃安、华晨宝马、东风易捷特1月销量均在1万辆上下。
新品牌、新产品、新的融资、新的合资公司……开年首月,尽管新能源车市呈现下滑,但传统新能源们无不是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新的一年。此时的“下蹲”也将为全年更好地“上跳”积蓄力量。
11、跃跃御市:宝马5系拿下1月销冠,新能源逆势增长6.29%
1月,国产C级车的整体销量呈现同比和环比双下滑。在23款C级车中,新能源车有12款,占比超半数;从体量来看,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1月的销量之和分别为36082辆、2134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2.87%、6.29%,在C级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分别为62.83%、37.17%。
在燃油车板块,“德系三强”依然占据着垄断地位;其中,宝马5系以绝对的优势问鼎整个C级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在新能源板块,比亚迪汉一家独大,其1月销量占比57.49%。在汉的带动示范下,众多新品牌争先“复刻”其发展路径,期望以此实现品牌跃升。
12、1月B级车:“迈帕”持续回归 电动化搅动竞争格局
1月,在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的21款车型中,只有5款车型销量破万,奔驰C级、凯迪拉克CT5、捷豹XEL和蒙迪欧4款车型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从细分市场整体来看,8款高档B级车累计销量44074辆,同比下滑16.41%;13款合资B级车累计销量70674辆,同比陡降49.61%。
不难看出,以合资燃油车为主导的B级车市场在1月整体走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多款国产新能源B级车销量逆势走高,纷纷涌入榜单。中国经济网记者曾经分析认为:“虽然传统燃油车在B级车市场表现强势,但也并非‘高枕无忧’。得益于电动化浪潮,多款国产B级新能源车型‘蓄势待发’。”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A级、B级、C级均呈现同比正增长,其中B级涨幅最大。具体来看,比亚迪海豹销量达到6618辆,蔚来ET5销量5795辆,二者成绩均超越天籁。长安深蓝SL03则以4394辆的成绩紧紧追赶,而欧拉闪电猫、小鹏P7的销量也达到了1283辆、1022辆。
13、1月A级车:大众开启反扑,新能源整体受挫
1月,大众品牌开启反扑之势,旗下速腾、朗逸和宝来分别占据A级车榜单的第一、二、四名,这是三款车型在去年迎来全面焕新后的厚积薄发。相比之下,日系品牌旗下车型处于产品周期末段,市场竞争力不足。
此外,新能源产品遭遇挫折,比亚迪秦PLUS从榜单前三跌至第八;埃安S和几何A环比降幅均在60%以上;ID.3同环比降幅超过80%。中汽协方面表示,这是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同时叠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14、1月SUV:自主品牌包揽前四,宝马双车强势入榜
1月,国内SUV生产69.4万辆,批发76.1万辆,零售62.3万辆。无论是产销绝对值,还是增速,SUV都位居三大车型之首,而这些数据都展现出厂家对后市的看好和市场的热情回暖,为全年开了好头。
销量前十SUV中,自主品牌不仅夺得六席,还豪取前四;其中比亚迪和长安皆有两款车型入榜,表现突出。奔驰和宝马旗下高档SUV,在市场中可谓风生水起,宝马更是有两车同时入榜,出尽风头。主流合资品牌方面,日系和德系SUV“全军覆没”,无一车入榜。
15、1月MPV:高端市场“群雄混战”,别克向上拓展空间
1月MPV销量前15榜单中,只有赛那与传祺M8实现逆势增长,其中传祺M8同比增幅达到125.5%;艾力绅与瑞风的表现与MPV市场的平均水平相当,降幅分别为32.5%和42.3%;此外,有半数车型的同比降幅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别克GL8的下降幅度最大达79.3%,其销量为3317辆,去年同期为16057辆。
1月,高端MPV市场“群雄混战”。自赛那登榜以来,别克GL8市场份额便不断被侵蚀;随着腾势D9、格瑞维亚的崛起,其份额更是被进一步瓜分。面对市场变化,别克也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既然原有细分市场竞争趋向激烈,那么便向上开辟更高端市场。去年11月,别克世纪正式上市,今年1月销量已达到159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