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一个合资企业典范是怎样炼成的
——一汽-大众五大基地巡礼
从引入到输出 由西南基地看一汽-大众人才建设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的松辽平原腹地上,有着“北国春城”美誉的长春,或许还是一片银装素裹;3千公里外的佛山,早已沐浴在亚热带温暖的季风中,积极扮演着“珠三角”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的青岛,向西2千公里外的 “天府之国”—成都,同样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和充实;而“京津冀”协同大发展的重要“主角”—天津,用它的传统和热情,拥抱四方来客,不断焕发着崭新的活力。
五个城市,五个地理坐标,因为一个企业,有了牵引和互联;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因为一汽-大众的“落子”布局,谱写了汽车合资企业新的篇章。
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新时代元年”之际,通过“一汽-大众五大基地巡礼”,深度剖析一汽-大众是如何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整个行业发展、上下游体系成长,以及所在地区经济提升、促进就业等发挥其行业“排头兵”的引领作用。
作为一汽-大众走出东北、布局全国的首个异地基地,一汽-大众西南基地在成功解决自身人才难题,培养出一支团队稳定、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的同时,更是为一汽-大众异地建厂摸索出一套完整、有效的人才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方面加强企校合作,另一方面为每位员工明确晋升通道,再加上大量丰富、有效的各类培训……回顾一汽-大众27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重人才、惜人才,强大的人才体系建设能力无疑是成功的一大法宝。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人才往往是决定胜负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作为一汽-大众走出东北、布局全国的首个异地基地,一汽-大众西南基地在建设之初面临重重困难,人才难题便是其中颇为棘手的一个。
历经多年发展,一汽-大众西南基地在成功解决自身人才难题,培养出一支团队稳定、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的同时,更是为一汽-大众异地建厂摸索出一套完整、有效的人才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汽-大众西南基地
总部支援自身培养 西南基地成人才输出中心
2009年5月8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正式成立,其西南基地同期奠基……回想当年,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修俊一不无感慨,“当时由于四川当地相关人才储备薄弱,工厂想招聘一个工程师都非常困难。”
一汽-大众西南基地总装车间区域主管周勇对此也是深有感触,“2010年时,四川本地根本没有足够的汽车人才,只能从长春总部寻求支援。和我同时期从长春调往成都支援的管理人员就有100人左右,一线工人也有100多人。此外,一汽-大众还从各大专院校选拔了1000多名一线员工送至长春培训一年后,再调至成都工作。”
这种从长春基地调派员工支援与从定点院校招聘毕业生培训再上岗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一汽-大众当时解决人才缺口的主要办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在长春接受技术骨干手把手培训,再回到成都基地的员工,到岗后都能迅速上手。“有一款车是2011年10月左右开始批量生产的,到2012年时就已经能生产20万辆了,进度非常之快”,周勇回忆道。
一汽-大众西南基地总装车间区域主管周勇
除岗前培训外,西南基地对于员工上岗以后的长期培训亦是格外重视,丰富且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更是不断完善。2010年毕业后就进入一汽-大众西南基地,从一线做起并凭借自身努力在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黄波讲到,对于新进的员工,公司有基础的能力培训、培训部有专业的技术类培训、班组有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等多角度的相关培训,让每位新入职员工都能快速胜任本岗位工作。
而对于特殊和关键的工作岗位,公司还会组织一线优秀技术职工参加“走出去”培训;在关键岗位上实现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再依靠“外方”的技术支持。
伴随生产运转全面成熟,西南基地也从最初需要人才支援,转变为向华南、华东、华北等“年轻”基地输出人才。“成都基地现在已经成为向一汽-大众其它新基地输出人才的中心”,修俊一说道。
一汽-大众西南基地
人才建设助力发展 确保一汽-大众引领地位
回顾一汽-大众27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重人才、惜人才,科学、完备的人才体系建设无疑是其成功的一大法宝。
首先,一汽-大众与基地所在地周边的各大高校均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企校合作,设置了多种多样的特色项目,如高校预开发班,卓越工程师项目,企校合作研讨会,高校师生企业体验,奥迪、大众品牌进校园,特色校园车展等。
一汽-大众企校合作总览
所有项目面向的大多是距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本、研学生。一年的“提前量”,对于高校毕业生深入了解一汽-大众,并最终选择一汽-大众功劳不小。除此之外,一汽-大众还不断拓展德国、美国等海外招聘。
其次,一汽-大众在每位员工入职之初便为其展现了明确的发展通道。在一汽-大众,要想成为一名高级的管理者或者技术专家,都必须通过其“AC”测评。只有如此,方能进入人才储备库。
2003年,一汽-大众从德国大众Coaching公司引进AC测评体系,用于人员的甄选与开发。该体系主要测评人员的个性、情感、思维等内容。目前,一汽-大众在职的经理级员工均是AC测评的优胜者,无一例外。而每一位经理级员工的优异表现也充分证明了AC测评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
AC在一汽-大众发挥的作用
正所谓,选人难,育人更难。一汽-大众人才的招募、选拔无一不是建立在大量科学培训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一汽-大众充分发挥其长春总部整体培训孵化能力,为新基地的建设输送了能力、数量均满足要求的各类员工;另一方面,从西南基地摸索、总结出来的异地建厂经验亦是在后续各基地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一汽-大众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相继建成投产4个全新基地,堪称业界的一项壮举。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才体系建设能力,又如何能够实现当前的全国五大基地战略布局;而这也为一汽-大众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提供强大支持。
相关阅读:
【综述】看一汽-大众缘何成长为行业标杆(上)
【综述】看一汽-大众缘何成长为行业标杆(下)
振兴东北,带动集群 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发挥火车头作用
“处女地”落子 西南基地成异地建厂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