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 车企“绝地求生”需谨守哪些“红线”

2020年01月10日 17: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9年刚刚过去,车市整体下行的趋势再次伴我们匆匆走过了整整一年。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寒冬”还将持续3-5年时间,而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已然开启……

  在此背景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别选取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他们之中,既有自主品牌,又有合资企业……无一例外的是,面对当前的“大浪淘沙”,这些企业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发展、甚至是生存问题。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探寻问题根源,总结经验规律,以助力行业健康发展,并推出9篇文章加以探讨。

  在《缺位研发,一味山寨 众泰汽车深陷"暴雷"困境》中,本网分析了众泰销量和利润大幅下滑,资金链紧张甚至部分断裂,老产品卖不动、新产品无力开发……缺位自主研发,一味山寨,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三心二意”造车 华泰汽车几成车企反面典型》中,本网分析了华泰汽车的名存实亡,首先是其完全依赖外方的资源,并不思进取地“坐吃山空”:既无核心技术,资源又不断流失,边缘化成为必然。更深层次的,则是企业仅把汽车作为赚取其它财富的踏板,假汽车产业之名涉足煤炭、地产、银行等众多行业,直至汽车主业的荒废。

  在《产品“论斤卖” 力帆汽车无视科技含量濒临破产》中,本网分析了力帆“论斤卖”违背汽车产业发展规律,无视汽车技术迭代、升级,甚至伤害整个汽车产业形象,无异于害群之马,势必早早就被市场所淘汰。

  在《不迎合当地市场需求 傲慢DS陷入“死循环”》中,本网分析了宣称“优雅、豪华”的DS,始终没有放下傲慢的姿态来迎合中国市场,而是固执地用其所谓的“法式豪华”去说服中国消费者。

  在《失速神龙生死徘徊 已近“而立”仍不懂中国》中,本网分析了对中国市场了解不足、判断有失精准,或正是神龙汽车在华每况愈下的根源所在。

  在《难违消费升级和用户习惯 铃木惨遭 "小车之殇"》中,本网分析了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失意,很重要的原因是产品乏力,无法满足中国用户的消费升级,更与中国市场偏爱“大车”的消费习惯相左。有第三方调研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包括铃木在内的多个品牌,其用户在换购时,仍选择相同品牌车型的比例不足7%,给出的理由恰恰是消费升级。

  在《产品单薄、节奏错乱 讴歌冲不出"小众"藩篱》中,本网分析了讴歌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13个年头,但其产品阵容却单薄且小众。因为“国六”排放升级,讴歌在上海等地的在售车型甚至只有可怜的“一款半”,这样错乱的市场节奏,着实让人费解。

  在《丧失机遇和信誉 “二进宫”中国市场难成功》中,本网分析了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及强,中国市场不再是“十里洋场”,更不是“冒险家的乐园”,“二进宫”难成功的规律,正在一一应验。标致、菲亚特、Jeep这些“二进宫”的品牌,在经历了蹉跎和消磨之后,很难重获消费者“芳心”, 此前失败的经历会给品牌带来巨大创伤,重塑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心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而错失的市场机遇更是无法弥补。

  在《李万里:“做大趋强”竞争愈冷酷 创新决定未来发展》中,李万里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至少有“从小到大”和“从大渐强”的两个基本发展阶段,“做大”与“渐强”的发展规律有所不同。“在中国汽车产业‘做大趋强’的过程中,产业的格局将会更加严峻,更加冷酷。”他还表示,“目前翻云覆雨的残酷现实已经显现,‘大戏’刚刚开始,跌宕起伏的‘好戏’还在后面。只有一往无前,才能勇者必胜。”

(责任编辑:姜智文)

精彩图片

大浪淘沙 车企“绝地求生”需谨守哪些“红线”

2020-01-10 17: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