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合资30年之八]杰出的汽车人(下)

2014年08月22日 07:07   来源:CE.cn   张宇星

点击进入:[合资30年之一]写在合资企业诞生30周年    

       [合资30年之二]全社会激昂向上的1984    

       [合资30年之三]汽车界尴尬难堪的1984   

       [合资30年之四]合资大幕开启的1984  

       合资30年之五]汽车合资的发起者和拍板人 

       [合资30年之六]为什么是大众?负面的通用 

       [汽车合资30年之七]杰出的汽车人(上)

  1984年是承前启后、催人奋进的一年,汽车业的对外合资合作风起云涌。饶斌等老一辈汽车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殚精竭虑,而一批有志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汽车人也蓄势待发。 

  中国经济网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调查,盘点出多位知名汽车人的1984,他们大多与中国汽车对外合资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昨天,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中国首任商务部部长——吕福源,以及其他杰出汽车人在1984年的非凡表现。 

  今天,我们重点介绍自1984年开始各自事业的成功企业家。

  孙敏—— 

  1984年,刚刚接手江西汽车厂的孙敏,带领员工把汽车销量提高到1200辆,工厂首次扭亏为盈。 

  

  孙敏

  此后多年,令孙敏感慨的是,到了年底,为给全厂职工争取每人10元钱的“年终奖”,先是找政府,向省机械厅汇报;获得批准后再向银行借款。最后,工行同意了,才给每个职工发了10块钱。“十几年来,这是江汽员工第一次拿到奖金”,孙敏说。 

  1984年,孙敏远赴日本考察,开始跟五十铃汽车公司接触。当时,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市场要求轻型车必须向高端化发展。这种高端就是高品质、高可靠性和极低的故障率。所以,他千方百计要生产先进的五十铃汽车。 

  尽管顶着“汽车制造厂”的名号,但当时的江西汽车厂只是南汽联营公司旗下一个小兄弟,做任何事都不能“出位”。孙敏一边小心翼翼地维护这层关系,一边煞费苦心地“找出路”:首先要把五十铃的技术拿回来;其次再逐步国产化,通过消化吸收,提高水平,稳步发展。 

  在克服了内外阻力之后,江西汽车厂最终以非常优惠的价格,跟日本五十铃签订包括技术转让协议在内的7个合同和协议。 

  此后,由于扎实的国产化,特别得益于成功的资本运作,孙敏把一家因负债5600多万元而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建成国内轻卡行业“三强”之一,同时也是江西省利税大户。到其离任的2003年,累计创造利税近30亿元。 

  赵希友—— 

  1984年,作为金杯汽车的前身——沈阳汽车工业公司成立。曾在工厂干过会计、车间主任、厂长,担任过沈阳市农机汽车工业局计划科长、政治部主任、副局长的赵希友出任董事长。 

  “这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摊子,农机工业局旗下有96家与汽车相关的工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加到一起只有1.9亿元,‘工厂四面透风,四处漏雨’”,有媒体曾这样描述。 

  赵希友的出名,在于他其后对沈阳金杯汽车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股票1亿股。但由于认购极不踊跃,让另一个名人——仰融的出现犹如“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买主”。 

  赵希友认定:“他能运作来钱,而且我看得很清楚,将来中国的汽车业谁有钱谁就是老大”。赵在30年前的判断,早已在中国汽车业变为现实。 

  鲁冠球—— 

  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亚洲经销处的多伊尔先生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要到厂里考察。那时钱塘江边还树着“外国人止步”的牌子。市委书记当即拍板,过江手续当天办妥。 

鲁冠球

  这次考察,这家拥有万向节专利最多的舍勒公司决定下3万套订单。但是,由于定价过低,万向将亏损10万美元。鲁冠球最终同意,他说:“3万套我们亏损,等到30万套怎么还会亏么?” 借助这一渠道,万向顺利进入北美市场。一年以后,舍勒公司再次和万向签订了此后5年,由杭州万向节厂每年向美方出口20万套万向节的意向书。 

  在此前一年,鲁冠球个人向乡里承包万向节厂,走出明晰产权关系的第一步。到年底,全厂超额完成利润174万元,按照承包合同规定,鲁冠球个人可得奖金8.7万元。 

  造化弄人。1998年,美国舍勒公司出现严重亏损,而此时万向在美的销售额已达3000万美元。2年后,万向集团与美国LSB公司合作,以4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舍勒品牌、技术专利以及专用设备。此后,万向在北美市场一发不可收。 

  曹德旺—— 

  30年前,那个开日本车的普通司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一句话成就了一个中国的“玻璃大王”,由此改变全球汽车玻璃产销格局。   

  

  曹德旺

  1984年,已经开始做生意的曹德旺,在去福建武夷山游玩时,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就在他无意间抡起拐杖往肩上扛的时候,旁边一个开日本进口车的司机训斥道:“你小心点,不要把我的玻璃碰碎了,几千块钱一片呢。” 

  曹德旺就是做水表玻璃的,依他看,那块汽车玻璃也就值50元到100元,司机怎么说能值几千块呢?曹德旺可是个“有心人”,他真的就去市场调研了,也了解到司机所言不虚。 

  “我们国家落后,日本人太欺负我们了”,曹德旺喃喃自语。不久,曹德旺开始汽车玻璃的生产,也是首家进入这一行业的中国企业。 

  1987年,曹德旺将工厂搬到福清县,当年盈利500万元。两个月前,在福耀集团高大宽敞的会议室里,曹德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厂都是福耀的客户,福耀的出口量也最大。 

  目前,福耀集团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名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彻底改变了国外品牌垄断中国汽车玻璃市场的历史。 

  曹德旺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2001年-2005年,斥巨资相继打赢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个反倾销案。福耀玻璃也成为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胜诉的中国企业。 

  此外,因累积捐款60亿元而获得“中国首善”称号的曹德旺,也是在1984年开始为家乡的小学捐助。他不但打破惯例,不在捐助的课桌上刻字留名,还将旧桌椅修理后转给各村小学使用。这表明他很早就有一颗慈善的心,而不是有了钱了才开始捐款的。 

  当然,一些后来在中国汽车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在1984年积蓄动力、酝酿改变。(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宇星)

(责任编辑:朱津津)

精彩图片

[汽车合资30年之八]杰出的汽车人(下)

2014-08-22 07:07 来源:CE.cn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