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2003/回顾17年前的中国汽车产业

2020年03月31日 13:4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相距整整17年,同样都是受到严重的疫情影响,2020年和2003年这两个2月的数据竟然如此接近,比如产量在接近30万辆的量级上仅有3000多辆,也就是大约百分之一的差距……那么,2003年的中国汽车产业究竟是个什么样?全行业又是怎样攻坚克难,快速复产,并最终赢得高速发展的?17年前的经验教训能不能,或者说怎样才能为今天所借鉴和汲取?怎样才能为中国汽车产业再次腾飞赢得主动?

  从3月25日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以当年的大量素材为背景,对汽车行业共同走过的2003年做一个系统的回顾:

  重温2003/引子:8进4,国产汽车“起飞”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曾在2002年年初预测,当年,中国汽车销量有可能增长15%,达到270万辆的规模。最后,中国汽车市场当年的增长率比这一预测增加一倍还多。我国汽车产量也从2001年的世界第8位,跃升至2002年的第4位,开始追赶美、日、德三个汽车生产强国。

  重温2003/首季“开门红”,汽车产量超过百万辆(上)

  2003年1-3月,全国累计生产汽车首超百万辆大关,共生产汽车101.97万辆,销售97.48万辆,分别增长54.71和51.71%。其中,轿车累计生产39.80万辆,销售38.34万辆,分别实现了翻番增长。

  重温2003/首季“开门红”,汽车产量首超百万辆(下)

  2003年可以称之为“SUV元年”,国产中大型SUV市场风起云涌,普通型SUV市场同样酝酿着一场价格战……

  2003年一季度,两家对汽车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出现了。

  重温2003/4月,非典来袭,重创车展,影响行业(上)

  尽管直到上海车展提前闭幕,展览会现场也未发现有“非典”感染人员,但一场不期而至的疫情,还是给第十届上海车展留下莫大的遗憾……

  重温2003/4月,非典来袭,重创车展,影响行业(下)

  “非典”疫情出现后,各政府部门积极出台措施,助力产业发展。

  各大汽车企业依然按原计划不断推出新车。

  丰田和日产动作频频,表明一路高歌的中国汽车市场,令跨国公司争先恐后,纷至沓来。

  重温2003/5月,政府高度重视,轿车价跌量增

  当时,受“非典”疫情影响,各区域市场状况不同,企业竞争加剧,由此引发国内汽车市场较大的降价,助推轿车销量大幅增长。

  重温2003/上半年,受非典影响有限 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003年4月中下旬和整个5月,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汽车产销量出现回落。6月,汽车产销很快又出现了一定的回调,尽管反弹力度有限,但还是延续了上半年高速增长的态势。

  200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生产累计89.55万辆,同比增长103.53%;汽车销售累计84.28万辆,同比增长82.44%。  

  危难之中,往往伴随机遇。在以《重温2003》为题,对汽车行业共同走过的2003年做了一个系统回顾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选取了几个崛起于“非典”之后,并在各自领域获得成功的车企案例,通过分析其发展历程,为企业提供借鉴、提振业界信心。

  危中有机:长城汽车是如何抓住蓝海契机的(上)

  回顾2003年“非典”之后,长城汽车以SUV车型快速打开中国汽车的“蓝海市场”,并秉承“聚焦”战略,不遗余力地深耕SUV市场,专注技术和研发,逐渐成长为 “SUV领导者”。

  危中有机:长城汽车是如何抓住蓝海契机的(下)

  纵观长城汽车当下布局,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同时,大胆推进国际化战略,从去年6月“落子”俄罗斯,到今年初进军印度、泰国,短短八个月时间,完成三个海外工厂的战略布局,开启自主品牌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新模式。这恐怕正是魏建军“危中寻机”的又一次前瞻性抉择。

  危中有机:跨界而来 比亚迪打造自主核心竞争力

  回顾过往,从最初的电池领域,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再到如今应抗疫所需援产口罩、消毒水,比亚迪在一次次的跨界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步步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在这背后,所彰显的则是比亚迪扎实、过硬的自主制造能力。

  谈及比亚迪的成长之路,王传福多归功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红利。而在享受这一红利之时,其更为注重的还是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这或许正是比亚迪能够在汽车业站稳脚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之根本。

  危中有机:携手与共 华晨宝马改写高档车市格局

  2003年5月,“非典”肆虐之时,华晨和宝马无畏风险成功“牵手”,开启了一段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作的佳话。伴随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投入、持续深耕,华晨宝马用实际行动打破质疑,携手改写国内高档车市场格局。

  2020年,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再次冲击车市,车企或可以华晨宝马为经验借鉴,在危机之中练好内功,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更有底蕴的品牌形象面向“后疫情”时代的机遇。

(责任编辑:张懿)

精彩图片

重温2003/回顾17年前的中国汽车产业

2020-03-31 13:4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