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30年之九]中国汽车救赎与激辩(上)

2014年08月25日 06: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黄春棉   

  点击进入:[合资30年之一]写在合资企业诞生30周年   

            [合资30年之二]全社会激昂向上的1984   

           [合资30年之三]汽车界尴尬难堪的1984  

           [合资30年之四]合资大幕开启的1984 

           [合资30年之五]汽车合资的发起者和拍板人

           [合资30年之六]为什么是大众?负面的通用

           [合资30年之七]杰出的汽车人(上)

           [合资30年之八]杰出的汽车人(下)

  当时,在中国晒得发白的柏油路上,还鲜见小轿车的影子。那一年,大多数人的高级梦想,就是奢望买辆上海产的凤凰牌、永久牌,或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

  这一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外合资”、“与资本家结婚过日子”,打破了前所未有的束缚,成就了日后产销汽车160万辆,营收超2000亿元的汽车航母。

  冲破藩篱的1984

  1984年,是农历甲子(鼠)年。“甲子”在中国的天干地支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象征着又一个轮回(60年)的开启。在1984年诞生的这些公司,今后将相继散发出它们的光芒。

  1984年1月24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此时,作为四个东南沿海经济特区之一的深圳经济特区刚刚成立4个年头,这边经济建设热火朝天,但国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围绕特区的非议同样云谲波诡。

  在深圳,霍英东每天早上都陪邓小平登山,有时在山上会碰到一些当地群众,邓小平喜欢跟群众打声招呼或者聊一会儿天,他会在这个时候了解他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有次霍英东陪邓小平登到了近山顶处,随行工作人员提醒,时间不早了,下山的路不好走,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思索了一下:“向前走,我不走回头路!”

  邓小平拿起字条念了一下,随手搁到一边,然后拿起笔,在砚中蘸上墨,几无思索就俯下身去,在纸上一字一字地题写:“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这一年,在山东青岛,35岁的张瑞敏被上级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没有人可以想象,日后“国际化”的海尔家电卖到了全球,海尔品牌举世闻名。

  这一年,在北京中关村,每天在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研究专业机构工作却无所事事的工程师柳传志,终于耐不住寂寞创办了一家公司,地点设在单位原来的传达室一间只有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

  这一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外合资”、“与资本家结婚过日子”,打破了前所未有的束缚,成就了日后产销汽车160万辆,营收超2000亿元的汽车航母。

  如果把联想、海尔、上海大众这些风云驰骋的企业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在这一年和以后的数年,还诞生了很多当时微不足道,日后却各领风骚的公司。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后来成为成就中国现代企业的一干人。

  也正是在这一年,随着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中国的第一批现代企业纷纷上路,日后很多名扬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后来,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轿车可以合资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广州人李俊峰远航途径德国汉堡,站在“光华”号远洋轮船的甲板上,他仰望着运河边的德国牧民,一脸惊奇。在李俊峰的不远处,一大群自然放牧的羊群走走停停,德国的牧民们正开着漂亮的小轿车,一边放牧,时不时传来清脆的汽车“叭叭”的喇叭声。

  那时,李俊峰是一名海员。因工作关系,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见世面”的人。在中国那个物资匮乏,崇尚“司机和猪肉佬”的年代,他很难想象德国的农民居然是一边开着汽车一边养羊。因为,此时在中国晒得发白的柏油路上,还鲜见小轿车的影子。那一年,大多数人的高级梦想,就是奢望买辆上海产的凤凰牌、永久牌,或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

  在1978年之前,中国的汽车工业还相当落后,轿车产量很少,主要为政府官员服务。车型也只有两种。一是供国家领导人、军队首长及接待外宾所乘坐的红旗牌轿车;二是供省部级官员乘坐的上海牌轿车;其他县团级官员车辆的基本配备是北京牌212越野车。这些汽车,要么以单件或手工生产为主,要么生产规模不大,而家用私人轿车为零。

  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带了一个代表团,首次考察了位于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今东风汽车集团),并且提出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来生产汽车。也就是说,由中、美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生产,共同获利,并共同承担风险。在当时,这是一个国内前所未有的全新建议。

  不久,这个建议被汇报到高层,得到了邓小平的批准:“轿车可以合资”。这个消息,得到了新上任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哈恩博士的积极响应。他带领代表团考察中国,并且提出了中德双方以50:50的出资比例,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轿车。

  1986年桑塔纳最初的组装线

  1984年合资企业签约,作为第一个中外双方各占50%资金生产轿车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诞生了。遗憾的是,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回国后在内部开会时,大部分人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没有到很迫切发展的阶段,于是否决了这个建议。就这样,通用汽车公司错失了最先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先机。

  此后,1985年8月北京吉普汽车举行投产仪式。同年,国家批准了广州标致合资项目。1986年,中日双方签署夏利轿车许可证转让合同。1989年8月,奥迪轿车在一汽下线。1991年2月,一汽大众在长春成立。翌年,雪铁龙ZX富康牌轿车下线。至此,当时国内所称的“三大”、“三小”轿车项目均已完成。

  1991年1月,全国汽车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提出了“要把发展重点放在轿车上”的工作目标。1994年,国务院又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纷纷进入中国的汽车市场,在产业政策的框架之下各自建立了合资汽车公司,如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北京现代、一汽丰田、华晨宝马、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东风悦达起亚、南京菲亚特、东南汽车、东风本田、广州丰田……

  由此,汽车合资进入百花齐放和充分竞争的时代。(中国经济网 记者黄春棉)

(责任编辑:郭涛)

精彩图片

[合资30年之九]中国汽车救赎与激辩(上)

2014-08-25 06: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黄春棉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