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上我们确实实现了换道超车,智能化上也实现了终端先行,产业生态越来越丰富。” 在7月15日举行的“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如何巩固扩大在智能化上的发展优势,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当下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如果慢下来,我们过去的优势就可能被别人反超。

张永伟指出,目前,我国L2级智能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已超过50%,在全球最高,智能泊车等辅助技术的渗透率也超过了20%。然而,从全球来看,智能化已进入全面竞争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加速普及辅助驾驶。“到2030年,甚至往后两三年,将是L3、L4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的一个时间窗口。”
伴随智能化发展加速深化,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都将面临竞争能力的迁移和重构问题。“决定企业优胜劣汰的底座技术就是智能和AI,哪个企业在这上面有竞争力,就能提升自己产品的体验和价值。”张永伟说道。
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的一个新变化就是,不论是国内整车企业,还是跨国头部OEM,很多都采用了合作模式。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结对子’。”张永伟表示,这既解决了整车企业智能化的短板问题,又让一些科技企业有了整车企业的赋能,能够快速走出“死亡谷”。这种双赢的方式变成了目前智能化时代非常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张永伟看来,除了合作,整车企业还要变得更加开放,打造链接更多智能化应用生态的能力。当前,传统的汽车产业边界正在被打破,围绕汽车正不断形成一系列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跨界融合已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加速智能化发展最具生命力的源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企业加速智能化能力打造,汽车行业对于AI算力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过去,有千卡的算力可能就算领先了,这两年我们觉得万卡都不再领先。所以,百人会以及很多机构都在呼吁协调建设更多的算力资源来支撑汽车行业加速走向智能化。”张永伟说,同时,在操作系统上,中国汽车企业也要做到自主可控。
此外,张永伟指出,伴随智能化发展,“出海”正呈现出新的战略性机会。“这两年我国L2、L3辅助驾驶功能新车装载率领先全球平均水平近20%,这可带动大量智能化整车、零部件供应链一同‘出海’,这将是继电动化之后汽车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力量。”
“智能化时代,我们要跳出汽车看汽车。”张永伟说,以汽车产业链为“火车头”,加快构建包括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在内的聚合智能产业链,为汽车产业培育第二增长曲线。(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