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电化重塑全球汽车格局 曹旭东:“中国AI”走向世界

2025-10-20 10: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

智电化重塑全球汽车格局 曹旭东:“中国AI”走向世界

2025年10月20日 10: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郭跃

“当下,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非常快速,不止在中国,还已走向全球。我们既跟中国车企有合作,又跟合资、外资企业有合作。”在10月16日开幕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Momenta CEO曹旭东接受采访时表示。

“确实有不同,但是在趋同。” 曹旭东具体谈到与中国、合资、外资企业合作中,模式、节奏的异同时说,“⼤概四五年前,合作差异特别⼤,外资⻋企更倾向于‘想清楚了再⼲’,但对于新的事物来说,很多事情很难想清楚,所以节奏就会慢⼀些。⽽中国⻋企更倾向于‘边⼲边想’,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试错成本较高,⾛的弯路挺多;好处是在试错中学习、成长之后,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形态更容易形成快速的洞察,并做出决策。”

曹旭东话锋一转:“现在,随着行业更加成熟,与中国、外资企业之间的合作正逐步趋同。中国企业在OEM中已积累了大量经验,因此在做一些新的规划就会考虑得更加周全;而外资企业已看到中国电动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感受到原来的模式可能跟不上中国智电化发展的速度,因此,两边的发展开始趋同,有利于匹配快速发展的市场和需求。”

“中国AI”能够快速走向世界,是因为产业变革、市场需求快速迭代升级,助推技术高速发展。曹旭东介绍:“在汽车领域,智能辅助很重要,⽽且重要性越来越⾼,未来会逐渐变成标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硬件成本两年减半、直接体验两年⼗倍提升, ⾏业发展甚⾄会超过两年⼗倍这一速度。这样产品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肯定会逐渐变成标配的产品。”

同时,“中国AI”快速发展,还得益于众多头部智能驾驶企业的高度成长。曹旭东认为:“智能辅助或智能驾驶有特别强的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尤其是规模效应,分为数据和体验上的规模效应,更⼤的规模会有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数据送给⼤模型就能学到更多好的⾏为,带来更好的体验,形成了闭环。另外是成本上的规模效应,同样的研发成本摊销到十万台⻋、百万台⻋、千万台⻋,成本会有⼗倍、百倍的差异。”

“另外⼀条很重要的是来⾃于企业对⼈⼯智能技术的热爱。”曹旭东接着说,“⼀家好的公司、好的业务来⾃于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来⾃于好的技术,好的技术来⾃于好的团队和好的⽂化。”

而Momenta之所以能跻身智能驾驶企业头部阵营,正是兼具了以上要素。曹旭东介绍:“Momenta具备很早的先发优势和很快的规模扩张速度,是最早达到上车千万台的自动驾驶供应商。同时,Momenta创始团队80%都有深度学习的技术背景,当⼈⼯智能迎来深度学习技术⾰命的时候,我们就冲在第⼀线。”

此外,智能化时代让汽车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重构,自动驾驶等科技公司参与度、融入度、话语权更高,也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曹旭东说:“智能化对于⻋企具有战略级意义,使得Momenta有更多的机会与客户在技术、产品、整车等战略层面有更深入的探讨。现在跟⻋企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供应商的关系,更多的是供应商+战略伙伴的关系,包括产品架构的设计以及⽅案的选择,最终是整个系统级合作开发与交付。此外,我们还会合作⼀代并且规划⼀代或者预研⼀代,这是我们现在跟很多⻋企⽐较主流的合作模式。”(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

(责任编辑:陈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