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跃御市:奔驰E级重回燃油销冠,比亚迪汉断层式领先

2024-08-23 0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7月,国产C级车的累计销量为71620辆,其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分别为56.47%、43.53%。在燃油车板块,奔驰E级在今年首次将月度销量冠军,从奥迪A6L手中抢了过来;而奥迪A6L的累计销量仍然占据不小的领先优势,如果保持目前的销量水平,有望拿下年度冠军。在新能源板块,不论是单月销量,还是累计数据,比亚迪汉全都实现断层式领先。

  7月,国产C级车的累计销量为71620辆,环比上个月下降19.65%。其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之和分别为40443辆、31177辆,在C级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分别为56.47%、43.53%。

  今年前7个月,C级车的累计销量为506290辆;其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之和分别为287532辆、218758,销量占比分别为56.79%、43.21%。

  奔驰E级重回单月销冠

  在燃油车板块,奔驰E级在今年首次将C级车市场的月度销量冠军,从奥迪A6L手中抢了过来。这也预示着两者在今年的竞争,将会尤为精彩。

  此前,奔驰E级因换代出现了一定的销量波动,好在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奋起直追,从今年4月开始,单月销量突破万辆。数据显示,7月,奔驰E级的销量为14001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78144辆。

  不过,从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奥迪A6L仍然占据不小的领先优势,而且如果保持目前的销量水平,有望拿下年度冠军。数据显示,7月,奥迪A6L的销量为13571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14811辆。

  相比之下,宝马5系的单月销量尚未站上万辆台阶。数据显示,7月,宝马5系的销量为7497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46730辆。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北京地区的经销商中发现,宝马、奔驰和奥迪正渐进式退出“价格战”,终端的优惠力度小幅回收;其中,宝马最为明显。

  紧随其后,“南奥迪”——A7L的单月销量稳定地保持在2000-3000辆之间。数据显示,7月,奥迪A7L的销量为2207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5724辆。

  与奥迪A7L“师出同门”的大众辉昂,7月以3辆的成绩再次“闪现”在销量榜单中。有分析指出,偶尔以个位数销量出现的辉昂,很明显是在清理此前的库存。

  比亚迪汉断层式领先

  在新能源板块,不论是单月销量,还是累计数据,比亚迪汉全都实现断层式领先;正是得益于此,汉成功蝉联整个国产C级车销量排行榜榜首。数据显示,7月,汉的销量为18053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22223辆。

  日前,比亚迪旗下豪华品牌——腾势,正式发布了Z9GT和Z9的预售价格。在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看来,“传统豪华看车标,新能源豪华看技术。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格局下,新能源豪华品牌要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必须找到自己的‘独门秘方’,必须要有一套专属技术架构。”

  为此,比亚迪从底层架构上进行全面创新,找到了三电机动力解决方案的最优解,为腾势量身打造的专属技术平台——易三方;同时,腾势汽车还统合了云辇以及“天神之眼”等全栈自研的智电融合技术,组成了腾势专属智电融合架构。

  在比亚迪汉的衬托下,其他几款新能源C级车的市场表现就显得暗淡无光。

  数据显示,7月,零跑C01、蔚来ET7、哪吒S、岚图追光、沃尔沃S90新能源、飞凡F7、极狐阿尔法S、智己L7、奔驰EQE、宝马5系新能源的销量分别为1706辆、749辆、693辆、255辆、213辆、95辆、47辆、19辆、7辆、5辆;今年1-7月,10款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1029辆、4069辆、7491辆、3713辆、1462辆、925辆、925辆、376辆、2544辆、98辆。(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相关阅读:

  比亚迪汉问鼎上半程冠军,奔驰E级奋起直追

(责任编辑:陈梦宇)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陈梦宇)
当前位置     汽车频道 > 滚动更新 > 正文
中经搜索

跃跃御市:奔驰E级重回燃油销冠,比亚迪汉断层式领先

2024年08月23日 0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7月,国产C级车的累计销量为71620辆,其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分别为56.47%、43.53%。在燃油车板块,奔驰E级在今年首次将月度销量冠军,从奥迪A6L手中抢了过来;而奥迪A6L的累计销量仍然占据不小的领先优势,如果保持目前的销量水平,有望拿下年度冠军。在新能源板块,不论是单月销量,还是累计数据,比亚迪汉全都实现断层式领先。

  7月,国产C级车的累计销量为71620辆,环比上个月下降19.65%。其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之和分别为40443辆、31177辆,在C级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分别为56.47%、43.53%。

  今年前7个月,C级车的累计销量为506290辆;其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之和分别为287532辆、218758,销量占比分别为56.79%、43.21%。

  奔驰E级重回单月销冠

  在燃油车板块,奔驰E级在今年首次将C级车市场的月度销量冠军,从奥迪A6L手中抢了过来。这也预示着两者在今年的竞争,将会尤为精彩。

  此前,奔驰E级因换代出现了一定的销量波动,好在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奋起直追,从今年4月开始,单月销量突破万辆。数据显示,7月,奔驰E级的销量为14001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78144辆。

  不过,从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奥迪A6L仍然占据不小的领先优势,而且如果保持目前的销量水平,有望拿下年度冠军。数据显示,7月,奥迪A6L的销量为13571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14811辆。

  相比之下,宝马5系的单月销量尚未站上万辆台阶。数据显示,7月,宝马5系的销量为7497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46730辆。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北京地区的经销商中发现,宝马、奔驰和奥迪正渐进式退出“价格战”,终端的优惠力度小幅回收;其中,宝马最为明显。

  紧随其后,“南奥迪”——A7L的单月销量稳定地保持在2000-3000辆之间。数据显示,7月,奥迪A7L的销量为2207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5724辆。

  与奥迪A7L“师出同门”的大众辉昂,7月以3辆的成绩再次“闪现”在销量榜单中。有分析指出,偶尔以个位数销量出现的辉昂,很明显是在清理此前的库存。

  比亚迪汉断层式领先

  在新能源板块,不论是单月销量,还是累计数据,比亚迪汉全都实现断层式领先;正是得益于此,汉成功蝉联整个国产C级车销量排行榜榜首。数据显示,7月,汉的销量为18053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22223辆。

  日前,比亚迪旗下豪华品牌——腾势,正式发布了Z9GT和Z9的预售价格。在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看来,“传统豪华看车标,新能源豪华看技术。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格局下,新能源豪华品牌要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必须找到自己的‘独门秘方’,必须要有一套专属技术架构。”

  为此,比亚迪从底层架构上进行全面创新,找到了三电机动力解决方案的最优解,为腾势量身打造的专属技术平台——易三方;同时,腾势汽车还统合了云辇以及“天神之眼”等全栈自研的智电融合技术,组成了腾势专属智电融合架构。

  在比亚迪汉的衬托下,其他几款新能源C级车的市场表现就显得暗淡无光。

  数据显示,7月,零跑C01、蔚来ET7、哪吒S、岚图追光、沃尔沃S90新能源、飞凡F7、极狐阿尔法S、智己L7、奔驰EQE、宝马5系新能源的销量分别为1706辆、749辆、693辆、255辆、213辆、95辆、47辆、19辆、7辆、5辆;今年1-7月,10款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1029辆、4069辆、7491辆、3713辆、1462辆、925辆、925辆、376辆、2544辆、98辆。(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相关阅读:

  比亚迪汉问鼎上半程冠军,奔驰E级奋起直追

(责任编辑:陈梦宇)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