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实现一段式端到端,曹旭东详解智驾摩尔定律

2024-10-09 15: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曹旭东表示,Momenta去年已经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并优先提供给种子用户。“相比于去年下半年,我们目前的智驾水平提升了不止10倍,发展速度非常快。”

  在曹旭东看来,高阶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市NOA快速普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智驾的硬件成本下降是有极限的,大概在4000-5000元;但是软件每两年增长10倍没有上限,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零事故的自动驾驶。”

  “Momenta当年选择做自动驾驶就是因为这是人工智能上的一颗明珠,它既包括了感知智能又包括认知智能。”Momenta CEO曹旭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对AI能力是非常好的应用,并且会牵引着AI底层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Momenta CEO曹旭东

  9月底,巢湖畔,一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4)如约而至。大会期间,曹旭东接受了中国经济网在内的媒体采访,就Momenta发展现状,以及智驾摩尔定律等做出详细解读。

  实现一段式端到端

  作为一家致力于实现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menta于2016年正式成立,公司战略是“一个飞轮,两条腿”,即基于数据驱动的“飞轮”技术洞察,以及量产自动驾驶与完全无人驾驶相结合的“两条腿”产品策略。

  Momenta成立之初就有一个终极目标,即实现规模化L4级自动驾驶,希望千万、甚至上亿辆汽车,能够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实现可规模化的L4,其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安全。曹旭东说,“至少要实现10倍人类驾驶的安全性,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L4级自动驾驶,关键在于解决数以百万计的各类长尾问题。”

  曹旭东认为,要解决数百万个长尾问题一方面是要数据驱动,这可以自动化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海量的测试数据,保守估计需要千亿公里的行驶数据,相当于一千万辆汽车行驶一年时间。

  如今,Momenta的数据驱动飞轮已经迭代至第五代,自动化率也从第一代的50%提升到超过99%。“这意味着新增100个驾驶问题,其中的99个可以通过数据驱动自动化解决,无需人类参与。”曹旭东说。

  谈及当下发展如火如荼的端到端,曹旭东称Momenta去年已经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并优先提供给种子用户。“相比于去年下半年,我们目前的智驾水平提升了不止10倍,发展速度非常快。”

  曹旭东认为,相比两段式端到端,一段式端到端更有优势,因为前者感知的端到端需对物体有准确定义,才能搜集训练数据。他举例道,火堆、水坑或者山上掉下来一块石头等复杂的通行障碍物,很难在感知的端到端中定义,没有定义就没有对应的输出,导致规控的端到端就没有对应的输入,可能忽视掉重要的感知信息,进而作出误判的驾驶行为。

  相比之下,“一段式端到端的优势在于,将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联系在一起,当遇到未定义的物体时,智驾大模型可以学习和应对这一场景对应的驾驶行为,并能够成功绕开障碍物。”曹旭东说。

  曹旭东解释道,一段式端到端的上限很高,下限很低,我们的处理方案是参照人类记忆模式,其中短期记忆的训练周期是天级,有利的数据和方法得到验证之后,再进入长期记忆的模型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不过,曹旭东也表示,端到端仅仅是自动驾驶的开始,未来不管是端到端的模型架构,还是训练监督方式,以及模型生成数据等都是可能的潜在发展方向。“我们更愿意以智驾大模型来表达端到端,因为其有无限的升级可能性和潜力。”

  智驾的摩尔定律

  得益于技术的快速提升,我国智能驾驶汽车发展迅速。“一年前,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还是一个小众产品,但今年的产品体量大幅提升,甚至成为许多消费者购车的必选项。当前30万以上车型可能标配城市NOA,明年底或者2026年可能成为20万以上车型的标配,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曹旭东表示。

  在曹旭东看来,高阶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市NOA快速普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摩尔定律两部分。其中,智驾行业的软件水平每两年提升10倍、四年100倍,呈现指数级增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两年前试驾自动驾驶可谓汗流浃背,如今已经是头等舱和老司机般的体验。

  以Momenta为例,“我们在2019年开发出量产自动驾驶与完全无人驾驶的产品原型,并在2022年成功量产车型,实现了从0到1;2022年到2024年是从1到10的阶段,完成规模化量产能力的储备和多款车型成功量产上市;目前处于从10-100爆发式增长阶段。”曹旭东说。

  与此同时,智驾硬件的摩尔定律是,硬件的BOM(物料清单)成本每两年会减半。曹旭东举例道,一两年前实现城市NOA需要两个OrinX芯片+双激光雷达,硬件的BOM成本在2万元出头,如今单Orin-X+单激光雷达的整个BOM在1万左右,预计到2025年底至2026年实现城市NOA的BOM可能在5000元以内。

  曹旭东强调,智驾的硬件成本下降是有极限的,大概在4000-5000元;但是软件的摩尔定律每两年增长10倍没有上限,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零事故的自动驾驶。

  “由于软件和硬件的摩尔定律,城市NOA和城市高阶智驾未来五年将呈爆发式增长,甚至比电动化、新能源化的速度更快。”曹旭东认为,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占比10%以下提升到50%以上;预计未来五年高阶智驾渗透率会增加到70%—80%。(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张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懿)
当前位置     汽车频道 > 滚动更新 > 正文
中经搜索

Momenta实现一段式端到端,曹旭东详解智驾摩尔定律

2024年10月09日 15: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曹旭东表示,Momenta去年已经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并优先提供给种子用户。“相比于去年下半年,我们目前的智驾水平提升了不止10倍,发展速度非常快。”

  在曹旭东看来,高阶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市NOA快速普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智驾的硬件成本下降是有极限的,大概在4000-5000元;但是软件每两年增长10倍没有上限,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零事故的自动驾驶。”

  “Momenta当年选择做自动驾驶就是因为这是人工智能上的一颗明珠,它既包括了感知智能又包括认知智能。”Momenta CEO曹旭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对AI能力是非常好的应用,并且会牵引着AI底层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Momenta CEO曹旭东

  9月底,巢湖畔,一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4)如约而至。大会期间,曹旭东接受了中国经济网在内的媒体采访,就Momenta发展现状,以及智驾摩尔定律等做出详细解读。

  实现一段式端到端

  作为一家致力于实现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menta于2016年正式成立,公司战略是“一个飞轮,两条腿”,即基于数据驱动的“飞轮”技术洞察,以及量产自动驾驶与完全无人驾驶相结合的“两条腿”产品策略。

  Momenta成立之初就有一个终极目标,即实现规模化L4级自动驾驶,希望千万、甚至上亿辆汽车,能够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实现可规模化的L4,其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安全。曹旭东说,“至少要实现10倍人类驾驶的安全性,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L4级自动驾驶,关键在于解决数以百万计的各类长尾问题。”

  曹旭东认为,要解决数百万个长尾问题一方面是要数据驱动,这可以自动化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海量的测试数据,保守估计需要千亿公里的行驶数据,相当于一千万辆汽车行驶一年时间。

  如今,Momenta的数据驱动飞轮已经迭代至第五代,自动化率也从第一代的50%提升到超过99%。“这意味着新增100个驾驶问题,其中的99个可以通过数据驱动自动化解决,无需人类参与。”曹旭东说。

  谈及当下发展如火如荼的端到端,曹旭东称Momenta去年已经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并优先提供给种子用户。“相比于去年下半年,我们目前的智驾水平提升了不止10倍,发展速度非常快。”

  曹旭东认为,相比两段式端到端,一段式端到端更有优势,因为前者感知的端到端需对物体有准确定义,才能搜集训练数据。他举例道,火堆、水坑或者山上掉下来一块石头等复杂的通行障碍物,很难在感知的端到端中定义,没有定义就没有对应的输出,导致规控的端到端就没有对应的输入,可能忽视掉重要的感知信息,进而作出误判的驾驶行为。

  相比之下,“一段式端到端的优势在于,将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联系在一起,当遇到未定义的物体时,智驾大模型可以学习和应对这一场景对应的驾驶行为,并能够成功绕开障碍物。”曹旭东说。

  曹旭东解释道,一段式端到端的上限很高,下限很低,我们的处理方案是参照人类记忆模式,其中短期记忆的训练周期是天级,有利的数据和方法得到验证之后,再进入长期记忆的模型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不过,曹旭东也表示,端到端仅仅是自动驾驶的开始,未来不管是端到端的模型架构,还是训练监督方式,以及模型生成数据等都是可能的潜在发展方向。“我们更愿意以智驾大模型来表达端到端,因为其有无限的升级可能性和潜力。”

  智驾的摩尔定律

  得益于技术的快速提升,我国智能驾驶汽车发展迅速。“一年前,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还是一个小众产品,但今年的产品体量大幅提升,甚至成为许多消费者购车的必选项。当前30万以上车型可能标配城市NOA,明年底或者2026年可能成为20万以上车型的标配,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曹旭东表示。

  在曹旭东看来,高阶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市NOA快速普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摩尔定律两部分。其中,智驾行业的软件水平每两年提升10倍、四年100倍,呈现指数级增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两年前试驾自动驾驶可谓汗流浃背,如今已经是头等舱和老司机般的体验。

  以Momenta为例,“我们在2019年开发出量产自动驾驶与完全无人驾驶的产品原型,并在2022年成功量产车型,实现了从0到1;2022年到2024年是从1到10的阶段,完成规模化量产能力的储备和多款车型成功量产上市;目前处于从10-100爆发式增长阶段。”曹旭东说。

  与此同时,智驾硬件的摩尔定律是,硬件的BOM(物料清单)成本每两年会减半。曹旭东举例道,一两年前实现城市NOA需要两个OrinX芯片+双激光雷达,硬件的BOM成本在2万元出头,如今单Orin-X+单激光雷达的整个BOM在1万左右,预计到2025年底至2026年实现城市NOA的BOM可能在5000元以内。

  曹旭东强调,智驾的硬件成本下降是有极限的,大概在4000-5000元;但是软件的摩尔定律每两年增长10倍没有上限,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零事故的自动驾驶。

  “由于软件和硬件的摩尔定律,城市NOA和城市高阶智驾未来五年将呈爆发式增长,甚至比电动化、新能源化的速度更快。”曹旭东认为,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占比10%以下提升到50%以上;预计未来五年高阶智驾渗透率会增加到70%—80%。(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张懿)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